漢字釋義
基本釋義
![菜](/img/9/df5/nBnauM3XwQDNzUjN1UDO2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1g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菜cài形聲。字從艹,從采,采亦聲。“采”指“手爪放在草木上”。“艹”指花草。“艹”與“采”聯合起來表示“手抓草木葉子”。
本義:收集草木葉子。
田字格中的“菜”字
1、供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市;白~;菠~;野~;面有~色。
2、主食以外的食品,經過烹調供下飯下酒的蔬菜、蛋品、魚、肉等:~餚;~譜;葷~;川~;四~一湯。
3、專指油菜。~油。
4、姓,菜姓。
5、方言,主要流行在山東西南菏澤一帶,意思為:笨拙、笨、不靈活。
如:
①你怎么這么菜?看我的!
②你看你太菜了,這點事都不會做。後來誤認為是網路語言,如“菜鳥”等。
6、網路語言:多指初學者,笨,愚蠢,什麼都不懂:~鳥;你很~。
7、表示某人喜歡的(人)是某種類型的。
8、著名語言學家王光漢《詞典問題研究*合肥方言單音形容詞考釋》指出在方言中有“笨,沒用”義。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菜
《唐韻》《集韻》倉代切,音縩。《說文》草之可食者。《增韻》蔬也。《禮·月令》仲秋,趣民務畜菜。《儀禮·士昏禮》婦入三月乃奠菜。《靈樞經》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又《禮·王制》民無菜色。《注》食菜之飢色。
又七計切。《東方朔·七諫》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徒乎葵菜。
又《韻會》與采通。《漢孔耽》躬菜蔆蕅。
漢字溯源
菜<名>,《說文》:“菜,草之可食者。從草頭,菜聲。”段玉裁註:“此舉形聲包會意,古多以採為菜。”
《廣韻》倉代切,去代清。之部。
上古時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類、蛋類,到了中古以後,菜就包括肉類、蛋類及其熟食在內了。菜的本義是蔬菜。
菜謂之蔬。——《小爾雅·廣物》
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靈樞經·五味》
皮弁祭菜。――《禮記·學記》。註:“芹藻之屬。”
習舞釋菜。――《禮記·月令》
乃奠菜。――《儀禮·士昏禮》
古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荀子·富國》
孫叔敖相楚,棧車牝馬,糲餅菜羹。――《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漢字示例
![中國八大菜系之一](/img/7/46d/nBnauM3X2QTM3kDN2QDO2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g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菜餚】càiyáo經過烹調供下飯下酒的魚、肉、蛋品、蔬菜等。
〖例句〗這家餐館的菜餚很有特色,受到附近居民的歡迎。
【菜市場】càishìchǎng專門出售蔬菜、肉類等副食品的場所。
〖例句〗菜市場的副食品十分豐富,極大地滿足了人們日常的生活需要。
【菜品】菜餚(多指飯館、餐廳燈供應的)。
〖例句〗這家餐廳節前推出幾款新菜品。
【菜式】菜餚的品種樣式,也指不同地區的菜餚。
【菜譜】選單(開列各種菜餚名稱的單子);介紹菜餚製作方法的書。
【菜色】青黃色。多形容荒年時,人民吃菜度日所表現出的營養不良的臉色。面帶菜色。
【菜系】不同地區菜餚烹調在理論、方式、風味等方面具有不同獨特風格的體系。中國的八大菜系:魯菜、徽菜、川菜、蘇菜、粵菜、浙菜、閩菜、湘菜。
方言集匯
◎粵語:coi3。
◎客家話:[海陸豐腔]coi5;[陸豐腔]coi5;[沙頭角腔]coi5;[寶安腔]coi5;[台灣四縣腔]coi5;[客語拼音字彙]oi4;[梅縣腔]coi5;[客英字典]coi5;[東莞腔]coi5。
漢字翻譯
英語翻譯:Dish
日語翻譯:皿
韓語翻譯:요리
德語翻譯:Schüssel
俄語翻譯:блюдо
法語翻譯:plat
泰語翻譯:จาน
義大利語翻譯:piat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