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印學流派

莆田印學流派,引申為藝術創作及學術思想方面之派別。我國古代之璽印,自秦漢至唐宋之間,流傳下來者不計其數。

派,本指水的支流,引申為藝術創作及學術思想方面之派別。我國古代之璽印,自秦漢至唐宋之間,流傳下來者不計其數.然並無作者姓名。元代吾丘衍、趙孟頫始興款識.明清以來,由於石質印的套用,文人篆刻之風大盛,並與書畫緊密聯繫,自明代文彭、何震起,逐漸形成篆刻之各種流派,文彭、何震及其後繼者都以漢印為宗,成為一時風尚,後人稱之為"文何派'。何氏以後各家,如汪關、蘇宜、朱簡、程林、金光先等,均為安徽人,故又被稱為'皖派"、"徽派'。其後又出現了丁敬之"浙派",程邃之"歙派',宋珏之"莆田派"等。
虞山派
參見“趙派”條。 莆田派 一稱"閩派,篆刻流派之一。傳為清代莆田宋珏所開創。宋氏宗秦漢璽印,又受文彭、何震的影響,風格疏淡清麗。又擅八分書,以八分書入印,別具面目。後繼者有吳晉、練元素、薛穆生、許有介、蘭公漪等亦均列入莆田派。而有人視莆田派為"野狐禪",此乃門戶之見。
閩派
“閩派”也稱“莆田派”。見"莆田派"條。 鄧派 篆刻流派之一。系清代鄧石如所開創。鄧氏曾客梅鏐家,縱觀梅氏收藏豐富之秦漢金石善本,並銳意臨摹。故四體書功力極深,曾被譽之為"國朝第一"、"清代第一人"。鄧氏篆刻得於書法。所謂其"書從印入,印從書出"。作品蒼勁渾樸,恢宏酣暢,灑脫清新,剛健婀娜。不泥於秦漢古璽,而能自成面目。對篆刻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世稱"鄧派"。因其為安徽人,故人亦稱之為"皖派"。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傳世。
林派
清初林皋,福建莆田人。為當時著名篆刻家,風格曾受汪關影響。而尤以工穩、遒勁著稱。他移居江蘇常熟後,與當時虞山、婁東一帶著名學者書畫家王暈、吳歷、惲壽平、楊晉、徐乾學等多有交往。其篆刻風格人稱"林派"。亦有將他和汪關、沈世和合稱為"揚州派"者。又因他系福建莆田人,故後人又曾誤以"莆田派"目之。參見"揚州派"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