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黃湯

荊黃湯,主要原料有荊芥穗、人參、甘草、大黃,主治風熱結滯、臟腑實熱、咽喉腫痛等疾病。

正文

荊黃湯

來源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組成

荊芥穗30克 人參15克 甘草7.5克 大黃9克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調檳榔散6克,空腹時服。

主治

暴吐,上焦熱氣所沖,脈浮而洪者,

方劑名稱

荊黃湯

藥物組成

荊芥4兩,大黃1兩。

處方來源

《醫方大成》卷七引《局方》

方劑主治

風熱結滯,或生瘡癤;風熱上壅,臟腑實熱,咽喉腫痛,大便秘結;惡瘡生背脅、頭腦、四肢要害處。

用藥禁忌

非實熱不可服。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煎6分,空心服。

方劑名稱

荊黃湯

藥物組成

大黃荊芥穗防風各等分。

處方來源

《袖珍》卷二引張子和方。

方劑主治

頭目眩暈。

製備方法

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服。以利為度。

方劑名稱

荊黃湯

藥物組成

枳殼大黃荊芥朴消梔子甘草各等分。

處方來源

《普濟方》卷三九二。

方劑主治

小兒氣閉不通,臟腑痞結

製備方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每用1錢,燈心湯調服,1日2-3服。立下。

方劑名稱

荊黃湯

藥物組成

荊芥穗5錢,人參2錢5分,大黃1錢5分,甘草1錢,檳榔1錢5分,木香7分5厘,輕粉5厘。

處方來源

《瘍科選粹》卷六。

方劑主治

心經之火郁於肺經,乾疥瘙癢皮枯,屑起,便秘者。

用法用量

檳榔以後3味為細末,荊芥穗等4味水煎,去滓,調末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