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垛[李尚朝詩歌]

草垛[李尚朝詩歌]
草垛[李尚朝詩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草垛》是當代著名詩人李尚朝的一首現代詩,詩人通過詩歌想表達一種詩意化的生活。草垛主指莊稼地里的乾稻草綑紮在一起堆在農舍或寬闊的田地里,用於家畜的飼養及農家燒柴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草垛

創作時間:2000.5.28.

作者:李尚朝

作品體裁:詩歌

作品出處:《李尚朝詩歌品鑑》

草垛[李尚朝詩歌] 草垛[李尚朝詩歌]

作品原文

草垛

風景中的草垛
農民頭上的草垛
長在心上的一朵大磨菇
今天,再次重現

誰能掂出它的輕重?
誰能摸清草的順序?
一堆草,在荒涼中獨立
它輕輕地將風拂開
它輕輕地將雨撣落
與城市無關,與政策無關

作品賞析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廣大的土地就是農村,在20世紀90年代的現代詩歌中,曾一度泛起新鄉土詩的熱潮,除了農村的地域廣闊外,還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文化人心理的不適應有關,出現了回歸鄉土尋求內心的寧靜的傾向。

但在90年代鄉土詩繁盛的時期,李尚朝卻少於寫鄉土詩,到了21世紀初,出現了這首《草垛》,而這首詩卻是被放到題為《詩意生活》的組詩之中,後被詩選刊選入《中國詩選》。因此,李尚朝這首詩不能簡單地列入鄉土詩中,而是表達著他對生活的理解,在詩中展現的是其獨立人格的一面。

作為出身農村的詩人李尚朝,對農民生活有著特別的感情應是不可避免的,當一個代表農民和農村生活的形象——草垛出現在他面前時,自然會讓他聯繫起經歷過的種種生活細節和不斷逝去的歲月,這種農民生活在他心裡已經紮下了根,成為“長在心上的一朵大蘑菇”,然而,他寫這詩的時候,已是城裡人,他也看過了城市的種種生活。而且與農村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在這首詩中雖然他沒有直接寫到城市,但從最後一句“與城市無關”可以看出,寫草垛是以城市為參照對象。

在這樣的參照下,草垛是凝重的,就像農民一樣,農村生活和農民處境的“輕重”無法掂出,“順序”無法理清,而且帶有蒼涼的色彩。但是它雖然蒼涼,卻有著極強的獨立特性:不為風雨所浸蝕,不為時間而改變,其獨特之處還在於“與城市無關,與政策無關”。這就是詩人內心的嚮往,對生活的詩意化,期望獨立於城市的世俗之外,獨立於政治的權力之外,像草垛一樣,在天地中獨立,不為風雨和歲月所傷。(星 子)

作者簡介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有詩集《天堂中的女孩》、《風原色》、《大三峽那光》三部,散文集《那流光一幻》、《時光之羽》等,著名詩評家蔣登科主編有學術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鑑》對其詩歌作了系統鑑賞。詩歌《月上中天》入編大學中文專業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