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演繹茶文化
王益群 文/圖
茶之路
在我國版圖上,橫斷山脈自西向東緩緩而下, 萬道溝壑架起了雄渾起伏的山巒,暗礁險灘依偎著奔騰湍急的江流,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這雲遮霧障之間,驀然看見一條神秘古道縹緲於茫茫天地之間, 它迤邐數千里,露出“茶文化”點點靈光,散發著“茶馬古道”迷人的色彩。
西南自古物產豐富,由於山河的隔絕,先民理所當然要尋找出山的路,一支古老的歌謠唱出了“人定勝天”征服古道之謎: “懸崖不可棧之,斧鑿之;山澗不能渡之,索跨之;羊腸不可攀之,馬征之……”。路總歸會有的,先民通過三大創造發明,古道終於疏通了。在山高水急,舟船不堪擺渡之地,用竹索藤條擰成繩索繫於兩岸,俗稱“溜索”;一條羊腸小道只容匹馬單行,西南牛馬遍地,經過精心馴化,一種長鬃、身矮、耐勞的滇池駒出現了;在懸崖絕壁上,鑿孔插木,懸空鋪板而成棧道。“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千年馬匹頻頻擊足,石板路上留下了深深的馬蹄窩,石壁上大字榜書和宗教石刻,闡述著古道的悠久。 “悠揚的趕馬調”伴著“山間鈴響馬幫來”響徹在崇山峻岭中,無不瀰漫著古道的神韻。是古道創造了西部的繁榮,而繁榮又延伸了西部的歷史時空。
茶之源
自古以來,茶之源在中國,《新唐書》載:“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至唐代開元天寶間,稍稍有之,至德大曆(756-779年)遂多,建中(780-783年)以後盛矣。”到了唐代,茶葉生產進一步擴大、飲茶之風盛行,南方已普及飲茶,中原地區也無處不賣茶和飲茶,甚至連番民、夷民也以飲茶為快。當時飲茶已經到了“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於中地,流於塞外”的程度。唐代陸羽撰寫經典著作《茶經》而標誌著出現了茶學;茶始徵收稅,意味著有了比較系統的茶政;茶葉開始銷邊,開始了茶馬互市…
自唐以來,我國種茶培植成為專業,品種、茶區不斷擴大,有詩道:" 九峰之民皆種茶 ,山山櫛比萬千家, 朝哺伏臘皆仰此 , 累世憑恃為生涯”。在西南呈現出一派改良栽培技術、作坊精細加工、烘乾技術獨特、運輸供銷規模的現象。所產香茶貢進皇都、祭祀祖先、贈送友邦、市場銷售,並逐步傳入西北地區。唐開元十九年(731年),青藏請開茶市,朝廷允行“茶馬之政”,開設茶馬貿易市場,出現“香茶輸送諸藩市,胡馬常從萬里來”的景象。
茶之根
俗語說“高山雲霧出名茶”,茶之根在西南,茶葉製品千姿百態.茶葉種植遍布全省,多處發現古茶園、茶王樹、茶葉基因庫。蒸而成團、火罐茶、烤茶、竹筒茶、土鍋茶、鐵版燒茶等異乎尋常的製作形式令人耳目一新。雲南人家中那永不熄滅的火塘邊,驛道馬幫歇腳的箐火旁、山間清澈如許的清泉畔、無不飄蕩著雲南特有的茶香。《紅樓夢》中描寫的女兒茶{普洱茶}湯色褐紅,口味醇香回甜;此外還有滇紅、滇綠、沱茶、磚茶、鳳慶茶、蒼山雪茶、七子餅茶、昆明十里香等等如滿天繁星。
唐.樊卓《蠻書》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是雲南產茶見諸史籍的最早記載。南詔、大理時期,已設“步日瞼”治茶,後改為“步日部”。由於朝廷急需戰馬,大理政權便在“步日部”開設“茶馬市場”,以當地的茶葉換取西藏馬匹,再轉與朝廷,明朝洪武十六年 “普日”改稱為“普耳”,萬曆年間,“普耳”又正式改為“普洱”,明朝廷還在其地設定官吏管理普洱茶的貿易。《滇海虞衡志》說:“普茶名重天下,以味釅稱絕,京師尤重之”。
茶之貴
藏民說: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藏區高寒缺氧,以稷類糌粑為糧,以奶酪肉類為食,缺乏蔬菜水果;惟茶可消化乳酪之膩,解油葷青稞之熱,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之功效,於是西北、西藏地域無不嗜茶成性、飲茶成風、嗜茶如命,紛紛竟相爭求,或千里迢迢向朝廷貢馬,渴望回賜茶葉。從此“茶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原王朝看準了茶葉的作用,把它作為一種籌碼,一種武器, “以西南茶換取西北馬”成為唐宋以來重要的政治軍事舉措,“茶馬互市”是朝廷與西北民族貿易過程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茶之用
古人云:“惟國之大事,莫急於兵;兵之大要,莫先於馬,馬資於國用甚大”,戰馬是殲強敵、決生死、衛社稷的主體。長期以來中原王朝邊境不安寧,遊牧民族的鐵騎經常出沒為寇,連年戰爭急需戰馬。 “以西南茶換取西北馬” 千多年來一以貫之…這種互通有無的民族貿易稱為“茶馬貿易”。
茶馬互市在古代具有禁榷的性質,“榷茶”的意思,就是茶葉專賣,完全由政府壟斷,朝廷專門建立了茶馬司,實行統購統銷管理茶馬互市,嚴厲打擊走私茶葉行為,從此以後朝廷每年可以獲得足夠的馬匹, 有個楊一清,雲南安寧人, 明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二度為宰相政治清明,三次總制西北軍事多有建樹。以西南茶換取西北馬加強民族邊貿,極為後人所稱道。
弘治年間楊一清為巡茶御史兼理馬政,主持種官茶,禁私販,四年間易馬九千餘匹,帶來了“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一片繁榮景象。由於戰馬充足,楊一清防禦得法,從此邊疆安定了好幾十年,百姓免遭敵騎蹂躪之苦。
“茶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馬互市”,即先有“互市”,後有 “古道”。茶馬互市則興起於唐宋,盛於明清,維繫時間長達千餘年之久。
茶之道
茶之道貴在精神。“茶”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詩云:“太平父老清閒慣,每在紅樓茶社中”,“茶是交流心思的橋”,茶體現了人類共生共榮的生活。茶不僅是物質上的解渴;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給人們帶來一種清心悅神、一種超凡脫俗的心境。中國傳統把飲茶分為四等: 將茶當飲料解渴,大碗海喝,稱之為“喝茶”。若細細品味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茶具,可稱之為“品茶”。如果講究環境、氣氛、人際關係,稱之為“茶藝”。而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叫“茶道”。
李白有詩: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有詩: "落日平台上,春風啜茗時";鄭板橋有詩云:“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一曲雲南十大姐採茶花燈,一首江蘇採茶調,一段福建採茶燈,一台黃梅採茶戲無不給人們帶來愉悅,可見古人對茶其情感和依賴程度之深。
茶的好處不全在去腥除膩,滌煩解渴,還有以茶會友,以茶謀事,以茶健身,以茶休閒以及以茶作畫作詩作歌起舞等等,給精神上的暢適而享受人生。
隨著現代文明,悠悠古道沉寂了,泯滅隱現於殘丘荒野中; 今日裡對古道重提、張揚,並非意在恢復其舊有功能。這種尋訪熱,不能只用“懷舊”來解釋。暗示著人們對古道文明的重新解讀和再認識。 古道旁燦若群星的古村鎮、廟宇、碑刻、牌匾、懸棺及出土文物,山水景觀,藝文韻跡,歷史遺痕等無不說明先民與周邊交融關係,讓人揣想文化根基是何等的淵遠流長。儘管被風雨被歲月洗禮,總能觸動你的心弦,因為它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一本耐人尋味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