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茯苓建中湯處方
小建中湯加茯苓。功能主治
產後下利不止。用法用量
燒黑魚狗末5分點服。摘錄
《產科發蒙》卷四中藥方劑之茯苓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茯苓建中湯,中藥方劑,由小建中湯加茯苓組成,主要用於產後下利不止。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功用溫中補氣,和里緩急。
正文 來源 異名 組成 用法黃芪建中湯是一劑處方,源於《金匱要略》,配方主要有黃芪、桂枝、白芍、生薑等,重在溫養脾胃,是治療虛寒性胃痛的主方。用於氣虛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溫慰,自...
配方 製法 功效 方解 名家論述方劑匯總 前胡建中湯 (《千金》卷十九。) 前胡建中湯 (《千金翼》卷... 組成: 前胡3兩,生薑(切)5兩,茯苓5兩,黃芩5兩,桂心1兩,人參1兩半,當歸2兩,芍藥2兩,半夏(湯洗10遍)2兩,甘草(炙)2兩...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內補當歸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具有滋陰和陽,柔肝緩急之功效。主治婦人產後體虛羸瘦,腹中絞痛,食欲不振,面色萎黃,唇口乾燥,乳汁缺...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十四味建中湯,主治脾腎久虛,榮衛不足,形體羸瘦,短氣嗜臥,寒熱頭痛,咳嗽喘促,吐嘔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脫色,小腹拘急,百節盡疼,夜臥汗多,夢寐驚悸,大便...
簡介 其他小建中湯出自《傷寒論》,是由桂枝加芍藥湯,重用飴糖製成,其理法與桂枝湯有別,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
歌訣 處方 用量 用法 主治《良附建中湯》具有溫中健脾,和胃止痛的作用。適用於中陽不足,胃失溫煦所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方名 組成 製作 用法 功效祛寒建中湯是一種中醫藥劑,由當歸,白芍,茯苓,白朮,附子,廣皮,厚朴,枳殼,白蔻,木香,大棗,生薑組成。具有扶正祛寒,理氣化濁的功效。
參考資料黃芪建中湯合理中湯加減,中成藥名。配方由炙黃芪、桂枝、白芍等組成。
處方與加減 功效與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