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醫鈔類編》卷六。
處方
白茯苓(去皮)7錢半,半夏(湯煮透,濾,銼,焙乾)7錢半,甘草3錢(炙),厚朴5錢(去粗皮,銼碎,每1斤用生薑1斤,切薄片,爛杵拌勻,釀1宿,慢火炒乾)。
功能主治
傷寒傷風夾痰,嘔逆並吐瀉後,喉涎牽響,飲食減少,脾胃氣虛。傷乳食停痰,咳嗽,或吐白沫,氣喘。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煎7分,不拘時候溫服。或加大棗1個,去核同煎。
藥物組成
茯苓3錢,厚朴1錢5分,白朮2錢,半夏1錢,枳殼1錢,陳皮1錢,甘草1錢。
主治
虛閉。濁陰之氣上升,裹其痰飲,飲食不進,大便為氣閉不通,小便清利。
用法用量
水1鍾,加生薑3片,大棗3個,煎8分,食遠服。
中藥方劑之茯苓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