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1、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症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套用。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2、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套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5、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適用人群
第一種
各種原因導致的睡眠不安,失眠質量不高;第二種
小便不暢,腸胃不適第三種
身體消瘦,面黃憔悴藥理功效
功效1有效的緩解人體疲勞
栽培技術
1.生長習性
茯苓是一種中溫型、好氣性真菌,10 ℃ ~ 35 ℃菌絲體均可生長,最適溫度為25 ℃ ~ 30 ℃。高於35 ℃時菌絲體易衰老,持續時間較長或溫度過高,會引起死亡。20 ℃以下菌絲體生長緩慢。菌核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但較長時間的惡劣溫度,則會出現乾裂、腐爛,甚至死亡。菌絲體和菌核生長發育要求土壤含水量20% ~ 30%。子實體在溫度24 ℃ ~ 26 ℃,空氣濕度75% ~ 80%,並有散光照射的條件下生長。2.種植方法
2.1 菌種準備(備種)。用鮮菌核分離,培育的純菌種進行無性繁殖。2.1.1 原種分離及培育。
將配製的PDA培養基(去皮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水1 000 ml)裝入試管,置入高壓滅菌鍋內,在1.47 ×105 Pa壓力下(溫度121.3 ℃)滅菌30 min,後趁熱擺放斜面,冷卻後備用。選擇個體較大、體重2.5 kg左右、新鮮無破損的菌核作種苓。在無菌室(箱)內,用滅菌刀具將種苓切開或掰開,挑選出一小塊白色苓肉(黃豆大小),接入試管培養基上,置22 ℃ ~ 25 ℃恆溫箱(室)內培養7 d左右,茯苓菌絲長滿培養基表面,即為原種。
2.1.2 母種培育。
將小麥粒用1%蔗糖 + 0.5%硝酸銨配製的營養液浸泡後,與10%松木屑混勻,裝瓶後置1.47 ×105 Pa壓力下滅菌2 h,冷卻後備用。在接種箱(室)內,用無菌操作方法,將生長健壯的原種塊接種至母種培養基表面,置25 ℃ ~ 28 ℃的培養室內培養,15 ~ 20 d茯苓菌絲生長旺盛,即為母種。
2.1.3 栽培菌種培育。
將松木屑78%,米糠20%,蔗糖1%,熟石膏1%加水調勻後裝入聚丙烯塑膠袋中,置1.47 ×105 Pa壓力下滅菌2 h,冷卻後備用。在接種室(箱)內,用無菌操作方法,將數粒母種麥粒接入袋內培養基上,置25 ℃ ~ 28 ℃培養室內培養,30 d左右菌絲體長滿袋內,即為生產栽培菌種。
2.2 培養料準備(備料)。
10月低至翌年2月選擇直徑10 ~ 20 cm不成材的彎樹或計畫砍伐的蔸梢(砍栽結合)。將選好的松樹砍倒,削去樹皮,自然曬乾,然後鋸成1 m長的段木。
2.3 栽培場準備(備場)。
選擇pH值4 ~ 6偏酸性沙質土壤,方向朝南、東南、西南(忌北向),坡度10°~ 25°,未種過糧食或3年內未栽種茯苓的生荒地,在冬季翻挖成寬1.1 m、深1 m的種植窖,連排種植。
2.4 接種定植。
3 ~ 4月在挖好的種植窖內,將乾燥的培養料連排放置在種植溝內,然後放置菌種,再放一層培養料,最後覆土、封窖。
3.田間管理
3.1 除草。發現雜草及時人工拔除。3.2 清溝排漬。接種後立即清理栽培場周圍的排水溝,種植期間保持排水溝道疏暢,降雨較多或暴雨時,可在接種處覆蓋薄膜,防止雨水滲入種植溝內。
3.3 覆土掩裂。及時覆土掩裂,加以保護。
4.採收加工
4.1 採收。茯苓接種定植半年後即可採收。採收時儘量選擇晴天,並保持菌核完整,避免損傷外皮。4.2 加工。將鮮茯苓拉回加工廠房內進行堆碼發汗,待長出白毛後,削去外皮,用相關工具按客戶訂單要求進行加工,然後在無染污的場地自然晾曬,待全乾後進行挑選、分級、稱量、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