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口岸

茂名口岸包括水東港區、博賀港區和北山嶺港區。1980年省政府批准博賀港成為二類口岸。1988年國務院批准水東港口岸成為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先對國輪開放,1993年國務院批准水東港口岸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1995年茂石化公司在北山嶺建成全國首創的25萬噸級原油接卸系統。茂名口岸的發展壯大,有效地促進了我市外貿經濟的發展,2001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 10.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500萬美元。 茂名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負責全市口岸的管理和協調工作。

查驗機構

茂名海關:
2001年水東港進出口貨運量954.41萬噸,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24.57億元。一年來,茂名海關加快科技一體化進程,推廣套用了風險布控管理系統、跨關區快速通關作業系統、電子地磅、中國電子口岸等一系列科技新項目,科技業務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提高,推動了茂名海關業務建設和各項行政管理走上"規範、科學、制約、效能"的良性發展軌道。
茂名檢驗檢疫局:
2001年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1437批,貨值142,968萬美元,檢疫出入境船舶1269艘次,檢驗檢疫出入境貨櫃11114標/箱次,檢疫出入境人員25100人次。
茂名海事局:
2001年辦理船舶進港簽證手續4516艘次,監裝監卸船舶776艘次,安全引領中外籍船舶608艘次,其中單浮超大型船舶74艘次。
茂名邊防檢查站:
2001年檢查中外籍入境船舶607艘次,出境船舶608艘次,檢查中外籍員工入境10666人次,出境10759人次。

歷史

茂名水東港在清道光年間已成為粵西地區的重要商埠,在清鹹豐和民國年間,曾兩度對外通商貿易。1958年省航運廳投資在水東灣建成50噸級泊位6個。八十年代開始了大規模的港口開發建設。1984年開闢炮台港對港澳進出口貨物起運點,後經批准成為裝卸點。各檢查檢驗單位陸續籌建。1986年籌建港監,1987年籌建海關,1989年籌建商檢、動植檢和衛檢,1991年籌建邊檢。1988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並更名為茂名水東港。1993年6月18日,水東港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1999年經交通部批准茂名水東港更名為茂名港,茂名水東港口岸更名為茂名港口岸的請示已逐級上報,但至今尚未批覆。水東港水陸交通便利,發展至今已成為茂名市貨物集散地和主要通商口岸。
茂名水東港口岸位於廣東省的西部,東經111°,北緯21°29′,是南海伸入內陸的一個面積約32萬平方公里的瀉湖灣。水路距廣州246海里,湛江68海里,香港178海里,海口港134海里,北海港254海里;陸路與廣湛325國道、207國道、高水一級公路、三茂鐵路相接,通往全國各地,距茂名市區38公里,距電白縣水東鎮12公里。水東港是我國南方重要的油品中轉、集散基地和石油化工產品進出口基地,也是海產品及農副產品的進出口基地。港口年吞吐能力為1759萬噸,2001年進出口貨運量954.41萬噸, 貨櫃運輸量為5024TEV,出入境船舶1269艘次。
茂名水東港在建設中發展。碼頭泊位由原來的6座擴建至現在的10座。其中25萬噸級單點系泊是我國首創的海上原油接卸系統,年設計通過能力1000萬噸。貨櫃年吞吐量由1993年的幾百TEV發展到2001年的5024TEV,港口年吞吐能力由1993年的約100萬噸發展到2001年的1759萬噸。多年來,茂名市委、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進茂名口岸的建設和發展。在軟環境上,各查驗單位分別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公開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促使各查驗單位狠抓行業工作作風建設,著重培養幹部職工的服務意識,使幹部職工牢固樹立"急民眾所急,想民眾所想"的服務觀念,轉變了工作作風,改善了服務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001年,"電子口岸執法系統"的推廣實施,大大加快了通關速度,受到企業的普遍好評。在硬環境上,三十萬噸級綜合碼頭仍在繼續建設中,三十萬噸級單點系泊裝置正在加緊籌建,預計近三年可建成投產。這些項目的建設,擴大了水東港口岸的規模,進一步加快了港口的建設和發展的步伐。
電白縣博賀港口岸
電白縣博賀港早在南朝就開闢了海上航路,與廣州和海外來往通商。公元714年,唐朝在廣州設定"市舶司"(即海關)管轄對外貿易,1518年廣州"市舶司"遷至電白縣博賀港。當時,博賀港一度成為我國南方的主要對外貿易口岸。民國初期,孫中山先生把發展博賀港的規劃寫進了建國方略。共和國成立後,博賀口岸有了較大的發展,1980年經省政府批准博賀港為對港澳貨物起運點,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博賀口岸升格,由起運點改為裝卸點。從此,博賀港口岸成為集商貿、漁業一體的綜合性港口和省指定的對台貿易點。
博賀港位於電白縣博賀鎮,瀕臨南海,呈狹長形,南北縱長2.5公里,東西寬約0.72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是天然避風良港之一。港區可容1500艘中型船舶停泊,如經整治蔬通可容2800艘大中型船停泊、避風、加油加水補給。碼頭水深9米以上,年吞吐量30萬噸,該港區距港澳180海里,距325國道14公里,水陸交通便利。
博賀港口岸有碼頭岸線長800米,建有500噸級泊位一個,渡口五個。為了適應和搞好博賀口岸管理,電白縣政府在博賀港設立了口岸管理辦事處和口岸聯檢辦公室,在博賀港設立的查驗機構有海關辦事處、檢驗檢疫辦事處、海事局辦事處等。此外電白縣還在港區設立了台灣同胞接待站和對台貿易服務公司。
80年代初,博賀口岸出口的主要貨物有:荔枝、鮮活海產品、花生仁、三鳥、鹽和礦石等,平均年吞吐量為15萬噸左右。近年來由於新開闢的水東港一類口岸正式對外開放,因此博賀港進出口貨物受到了影響,據統計,97年博賀港進出口船舶130多艘次,進出口貨物3000多噸,98年進出口貨物6000多噸,為遠洋漁船聯檢400多艘次,避免了博賀船舶要繞道到湛江聯檢的迂迴麻煩,為電白的遠洋漁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為了做好電白縣博賀口岸的整治建設工作,1999年9月縣政府成立了電白縣博賀口岸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大口岸建設力度。負責口岸聯檢大樓、口岸閘口、堆場、倉庫的布局、規劃等工作,檢查督促口岸基礎設施的各項工作進度。並由電白鹽場依法組建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對博賀口岸進行整治建設和口岸港務運輸倉儲的經營和管理,負責利用原有70米碼頭和2.8萬M2土地,建設好口岸的配套基礎設施,為口岸營運提供服務。目前,幾項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其中碼頭地下排水、排污工程已完成,1500米供水供油管道已鋪設好,口岸聯檢大樓將完工,閘口、堆場倉庫也在建設中,14公里的進港公路通過反覆的勘察測量定位,擬於近日動工清除路障。以上幾項口岸配套設施及進港公路將於今年11月底前完成,經有關部門聯合檢查驗收後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