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臘村

英臘村

英臘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翁嘎科鄉英臘村委會,該村國土面積5.37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715畝(水2,457畝,旱地3,258畝),人均耕地3.61畝,
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1,431.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0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4畝,主要種植橡膠、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4.60畝,其中養殖面積7畝;荒山荒地10,606.50畝,其他面積17,042.4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
有394戶通自來水,有3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有40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9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3%和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戶(分別占總數的14%和9%)。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3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3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15畝,有效灌溉率為3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5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6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還有16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2.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6.48萬元,占總收入的78%;畜牧業收入26.31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8頭,肉牛22頭);漁業收入4.13萬元,占總收入的2%;林業收入11.15萬元,占總收入的4%;第二、三產業收入14.82萬元,占總收入的6%;工資性收入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43人(占勞動力的17%),在雲南省內務工36人,到省外務工107人。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433戶,共有鄉村人口1585人,其中:男性836人,女性749人。其中農
業人口1585人,勞動力829人。該村以佤族為主(是佤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漢族60人,佤1375族人,拉祜族15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8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05戶,占農戶總數的24%。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10平方米,擁有教師1人,距離鎮中學0.20公
早操
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7人,其中小學生167人,中學生120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5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9人,少數民族黨員47人,其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5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英臘、神糯等15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9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農民使用科學技術的意識低下。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大力發展蠶桑、茶葉種植和畜牧業。不斷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