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舊中國的窮人家買不起菜,主食又不夠吃,就常用槐花、榆錢、掃帚菜、紅薯葉和棒子麵拌在一起蒸熟,出鍋後趁熱拌上調料,就可以既當菜又當主食。起名為苦累就是為了說明這是一道憶苦飯。現河北有老人的家庭和一些特色餐館和還常吃苦累,但是多以土豆、豆角、茴香苗等代替野菜等。這道食物過去窮人食之飽腹,度饑荒。現在富人食之潤燥,清胃腸。
做法
1、菜洗淨後,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放入涼水中,泡一會後撈出捏乾水份待用。
2、蒜切塊放入蒜臼中搗成泥,然後加入醬油、醋、雞精、鹽、辣椒粉,拌均後倒入小碗內,澆上麻油、撒上蔥花待用。
3、焯好去水的菜放入盆中,加入麵粉用手弄散,拌到菜都粘一層麵粉成獨立的樣子為止(麵粉不要一下子加太多,一點一點的加)。
4、蒸鍋的蒸格上鋪一層乾淨的濕紗布,鍋中裝清水燒開,燒開後把拌好的麵糊均勻的鋪在紗布上,蒸20分鐘左右,蒸好後取出,把調好的汁液倒在飯上,拌均、撒上蔥花即可。
主要食材
麵粉、蘿蔔、豆角、野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