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立枯病

苦瓜立枯病

苦瓜立枯病在北方早春育苗時易發生,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發病初期,在莖基部出現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暗褐色病斑,逐漸向里凹陷,邊緣較為明顯,擴展後繞莖一周,致莖部萎縮乾枯後瓜苗死亡,但不折倒。根部染病多在近地表根莖處,皮層變為褐色或腐爛。在苗床內,開始時僅個別瓜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經數日反覆後,病株萎蔫枯死,早期與猝倒病不易區別。但病情擴展後,病株不猝倒,病部具輪紋或不十分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即病菌的菌絲體或菌核,且病程進展慢,別於猝倒病。

信息

中文學名:苦瓜立枯病
..

分布區域:中國北方普遍發生
病原中文名:立枯絲核菌AG-4菌絲融合群
病原拉丁學名:RhizoctoniasolaniKühnAG-4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為害部位: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

發病症狀

苦瓜立枯病在北方早春育苗時易發病,主要為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在莖部出現橢圓形或不整形暗褐色病斑,逐漸向里凹陷,邊緣較明顯,擴展後繞莖一周,致莖部萎縮乾枯,後瓜苗死亡,但不折倒。根部染病多在近地表根莖處,皮層變褐色或腐爛。在苗床內,開始時僅個別瓜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經數日反覆後,病株萎蔫枯死,早期與猝倒病不易區別。但病情擴展後,病株不猝倒,病部具輪紋或不十分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即病菌的菌絲體或菌核,且病程進展慢,別於猝倒病。

病原形態特徵

立枯絲核菌AG-4菌絲融合群(RhizoctoniasolaniKühnAG-4),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其菌絲形態與一些子囊菌擔子菌非常接近,該菌有菌絲融合現象。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我國已發現並建立了十多個菌絲融合群,其中AG一4是引起黃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紋枯病的優勢菌群,是個重要菌群。寄主廣泛,引致多種作物病害。AG一4菌絲融合群的菌株根據菌核形態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鹽基序列同源性又分為AG一4HG—I、AG一4HG—Ⅱ兩亞群,前者在PDA培養基上形成菌核為暗褐色,後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立枯絲核菌分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以上的細胞核,菌絲較大型,直徑約6~10微米,其有性態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質狀或白粉色網狀至網膜狀子實層,產生的擔子桶形至亞圓筒形,比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一些,擔子具3~5個小梗,其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4.5~5.5微米,擔孢子能重複萌發,在擔子上形成2次擔子。立枯絲核菌是由單一菌絲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緊密地和菌絲密集而形成菌絲結。菌絲融合群不同,在形態、病理、生理和生態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於各融合群的致病特異性及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

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絲能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傳播。病菌發育適溫24℃,最高40~42℃,最低13~15℃,適宜pH3~9.5。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本病。

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1)選用江門大頂、檳城苦瓜、穗新2號、夏豐2號、90-2苦瓜、湛油苦瓜、玉溪苦瓜、成都大白苦瓜等耐熱品種,可減輕發病。 

(2)選用成都大白苦瓜、湖南的89—1苦瓜、89—3苦瓜等耐寒品種及江門大頂、英引苦瓜、夏雷苦瓜等耐高溫高濕品種,可減輕發病。
(3)適期播種,苦瓜喜溫,氣溫高於10℃才能正常生育,因此播期不宜過早,北方以4月上旬播種於棚室為好,苗期20~30天。 

(4)苦瓜種皮厚且硬,在早春低溫條件下出苗困難,整齊度差,在土壤中持續時間長易染病。因此應在播種前採用機械破傷法。用鉗子夾使種殼破裂,但不能把種殼去掉,發芽勢明顯增強。

藥劑方法

(1)用50%雙氧水浸種3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播種,適於大面積套用。
(2)播前將種子置於56℃溫水中浸泡至自然冷卻室溫後,再繼續浸24小時,然後置於30~32℃條件下催芽,芽長3毫米時播種。 

(3)為培育壯苗防止猝倒病,播種後應蓋一層營養土,澆足水後蓋膜保溫保濕,出苗後噴0.2%~0.3%的磷酸二氫鉀2~3次,增強抗病力。
(4)必要時可噴灑69%安克錳鋅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