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花葉貼畫,最早起源於歐洲,二戰後傳播到日本,上世紀八十年代傳入我國。日本稱‘押花’,我國有的專家稱之為‘壓花’,根據我國民間工藝的歸類應是貼畫類,其它如布貼畫,木貼畫,樹皮貼畫,毛髮貼畫等,所以我們將之稱為‘花葉貼畫’。
花葉貼畫,是擷取大自然的花葉植物作材料,經科學處理,讓其保持大自然賦予的天然色澤和形態,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顏色和紋理,經過藝術加工,物隨人意,溶於植物以藝術化的生命、意境和感情,使其成為“一花一葉皆有情,花隨人意出清新”的物化對象。這種畫自然生動,色調豐富,形神兼備,極具立體感和油畫效果。獨特、新穎、雅致、溶自然美和藝術美於一體,深受中外友人青睞。作品已遠銷美國,日本,香港及東南亞地區。1997年首次亮相第五屆中國藝術節[碩果纍纍]榮獲銅獎,參加2002年第五屆中國民族民間“三品會”[芳影百花圖]榮獲金獎。
花葉貼畫可作花葉名片、賀卡、請柬、生日卡、書籤等工藝美術品,是國際交往、饋贈親友、美化居室、裝飾賓館、飯店、茶樓、娛樂場所等用之佳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和保存價值。
工藝流程
工具:鑷子、毛筆。
材料:鮮花、樹葉、卡紙、白膠、玻璃紙。
製作過程:
1.壓花:將採集的自然花、葉,夾在書頁中,兩天后將夾的位置稍作移動後再壓些時候(這樣幹得快些,使花、葉保持原色),等到八成乾時即可取出待用。
2.構思:將全部壓過的花、葉排在桌面上,先行選擇,然後根據花、葉材料進行構思。打一個“腹稿”(也就是說要貼怎樣的圖案,心裡要先有個數。比如對稱式、平衡式或倒掛式等)。
3.擺畫:根據自己的構思,用鑷子將花、葉輕輕地夾到卡紙上擺畫,先擺主葉、主花,如右上圖《報春》,是先擺左下角向右上角斜的主葉和左上角一串怒放的梅花,其餘的花、葉,可以相機填補,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4.貼畫:用鑷子將擺好的花或葉夾起,再用毛筆尖蘸白膠將要貼的部位塗上(白膠不宜過多),再輕輕地貼到原位上。就這樣一片片、一朵朵地貼(如果有重疊的部分應先貼裡層的,後貼外層的)。貼後如果覺得不夠滿意,應趁白膠未乾時作些修改。一幅畫貼完工後,可用一張乾淨的紙蓋住畫面再用手輕輕按一按,使其貼得更牢些。
5.裝裱:等畫面的白膠和花、葉的水分全乾後,用玻璃紙蓋住貼畫(玻璃紙要比畫面大些),然後再將玻璃紙多餘部分折向背面,用透明膠帶粘牢。這樣,一幅漂亮的壓花貼畫就製成了。
壓花貼畫既有原來花材的自然美,又有人工的藝術美,可真算是一種獨特的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