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名:花葉芋
學名:Caladiumbicolor
別名:彩葉芋、二色芋
科:天南星科
屬:花葉芋屬
生長習性
花葉芋,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不耐寒。生長期6~10月,適溫為21~27℃;10月至翌年6月為塊莖休眠期,適溫18~24℃。生長期低於18℃,葉片生長不挺拔,新葉萌發較困難。氣溫高於30℃新葉萌發快,葉片柔薄,觀葉期縮短。塊莖休眠期如室溫低於15℃,塊莖極易腐爛。土壤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土壤過濕或乾旱對花葉芋葉片生長不利,塊莖濕度過大容易腐爛。
花葉芋喜散射光,不宜過分強烈,烈日暴曬葉片易發生灼傷現象,葉色模糊、脈紋暗淡,觀賞性差。如光線不足,葉彩斑變暗,葉徒長而顯軟弱。如遮蔭時間過長,葉片柔嫩,葉柄伸長,葉色不鮮,葉柄容易折斷。
光:喜陽光,不宜過分強烈。如光線不足,葉彩斑變暗,葉徒長而顯軟弱。
水:喜水濕。春夏兩季需大量澆水。
溫: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5-30℃,最低不可低於15℃,氣溫22℃塊莖抽芽長葉,降至12℃時,葉片枯黃。
肥:生長期每周施肥1次,氮、磷、鉀搭配施用,以氮肥為主。
土: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
形態特徵
長8-20厘米,寬5-10厘米;葉片質,暗綠色,葉面有紅色、白色或黃色燈各種透明或不透明的斑點;主脈三叉狀,側脈網狀;葉柄纖細,圓柱形,基部擴展成鞘狀,有褐色小斑點。佛焰狀花序基出,花序柄長10-13厘米;佛焰苞下部管狀,長約3厘米,外面綠色,內面綠白色、基部青紫色;棚部長約5厘米,白色;肉穗花序稍短於佛焰苞,具短柄;花單性,無花被;雌花生於花序下部,雄花生於花序上部,中部為不育中性花所分隔;中性花具退化雄蕊,漿果白色;花期4-5個月。
產地分布
原產南美熱帶地區,在巴西和亞馬遜河流域分布最廣。南北各有栽培。
園林用途
花葉芋是生性喜陰的地被植物,可用於耐蔭觀賞植物。由於花葉芋喜高溫,在氣候溫暖地區,也可在室外栽培觀賞,但在冬季寒冷地區,只能在夏季套用在園林中。花葉芋的葉常常嵌有彩色斑點,或彩色葉脈,是觀葉為主的地被植物。
主要園藝品種
1、白葉芋:葉白色,葉脈翠綠色。
2、亮白色葉芋:葉白色呈半透明、半亮。
3、東燈:葉片中部為絳紅色,邊緣綠色。
4、海鷗:葉深綠色,具突出的白寬脈,雙色。
5、紅云:葉具紅斑。
6、Edith Mead:葉近乎白色,邊緣綠色,主脈紅色。
7、Attala:葉深綠色,具紅斑。
8、Mad Altred Rubra:葉大而圓,深綠色,表面具不規則白斑,主脈紅色。
9、John Pecd:脈粗,葉片全紅色。
繁殖方法
盆栽栽培時無將塊莖埋於沙床催根,待長根後再上盆定植。不耐強光,栽培時應置陰棚下,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每月施肥1-2次。冬季要保持15℃以上,無加溫條件者,可待其葉片乾枯後,將塊莖挖起晾乾,去殘根用沙層積藏至春季栽植。為了發芽整齊,可先行催芽,將塊莖排列在沙床上,覆蓋1厘米細沙,保持沙床濕潤,室溫為20~22℃,待發芽生根後盆栽。如塊莖較大、芽點較多的母球,可進行分割繁殖。用刀切割帶芽塊莖,待切面乾燥癒合後再盆栽。原產地和成批繁殖種苗可用播種和組培繁殖。播種,採種後需立即播種,花葉芋種子不耐貯藏,否則發芽率很快下降。幼苗階段葉片呈綠色,到出現一定數目葉片後葉面開始呈現彩斑。組培繁殖,採用MS培養基加1毫克/升激動素、2,4-D誘導愈傷組織,用MS培養基加1.5毫克/升激動素和0.1毫克/升萘乙酸,由愈傷組織分化不定芽,再轉移到1/2MS培養基加0.5毫克/升萘乙酸生根培養基上。外植體用幼葉、葉柄和塊莖等,都能誘導愈傷組織而形成不定芽。採用組培法,在短時間內可大量繁殖花葉芋種苗。
分株彩葉芋常用分株繁殖。4~5月在塊莖萌芽前,將塊莖周圍的小塊莖剝下,若塊莖有傷,則用草木灰或硫磺粉塗抹,晾乾數日待傷口乾燥後盆栽。
分割塊莖如果塊莖較大、芽點較多的母球可進行分割繁殖。用刀切割帶芽塊莖,待切面乾燥癒合後再盆栽。無論是分割繁殖還是分株繁殖,室溫都應保持在20℃以上,否則栽植塊莖易受潮而難以發芽,反而造成腐爛死亡。
種子因彩葉芋種子不耐儲藏,播種繁殖要在彩葉芋種子採收後立即進行,否則會大大降低發芽率。
組培2000年來用葉片或葉柄作為外植體組織培養,葉片或葉柄都能誘導愈傷組織而形成不定芽。採用組培法,繁殖係數大,後代很少發生變異,在短時間內可以大量繁殖彩葉芋種苗。
水培即營養液栽培,分為球莖水培和葉柄水插兩種方法,是近年來採用的一種技術,可使彩葉芋葉片鮮艷,達到土培所達不到的效果。球莖水培是在5月份溫度穩定在22℃以上時進行栽培。球莖可以直接上盆水栽,經過培養生根發芽。也可以先沙培,待長出新根新芽後,再改為水培。7~10天便可生根,根為白色。葉柄水插可在生長期繁殖彩葉芋。繁殖時選擇成熟的葉片,帶葉柄一起剝下,插入盛有清水的器皿中,葉柄入水深度為葉柄長度的1/4左右,每隔一天換一次水,保持水質清潔即可,大約經過1個月就可以形成球莖。
培育苗繁殖
1、接種外植體:選擇健壯、無病蟲、葉面色彩明艷雅致的花葉芋(Caladiurnbicolor)作為母本,剪取新抽出約10厘米的葉柄及子葉作為外植體,用10%的新潔爾滅清洗20分鐘(裝在玻璃瓶中不停振盪),然後用自來水沖洗於淨,拿進接種室,在超淨工作檯上,採用升汞二次消毒法消毒(用1%。的升汞消毒5分鐘,用滅菌水沖洗3—5次,再用1%的升汞消毒3分鐘,用滅菌水沖洗3—5次)後,將外植體切成1個個0.5—l厘米左右的小段,接種於改良MS+6BA6+KT誘導培養基上。接種的外植體,置於室溫25—28℃,培養25—30天,子葉、葉柄形成愈傷組織,愈傷組織上不斷萌發出不定芽,繼續培養,不定芽數增多且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而長大。2、試管苗分化:將愈傷組織切成一個個小塊,分別接種在分化培養基改良MS+6BA(0.5—0.5)+KT(0.5—l.5)上,可形成大量健壯叢生芽,每二周分割轉瓶一次。在26—28℃、光照強度1500—2000Lux,光周期8小時的條件下培養。每月試管苗的分化增殖可達5.6倍。在分化過程中,芽苗能長出大量鬚根。所以,花葉芋的芽苗可不需經過壯苗生根,可直接移栽。
3、試管苗的移植:將根、莖長得比較粗壯的瓶苗,放置到栽植處(大棚)3—5天,使瓶苗適應栽植地環境後將苗移出,洗淨根部培養基,移植到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砂質壤土或泥炭土的基質中,放置在溫室中,3—5天可以篩苗出圃或上盆,再經3—5個月可長成大苗。
花葉芋從誘導、繼代、增殖、到生根需3—5個月,不定芽增殖快,數量多,短期內可培養出大量組培苗,移栽時要注意將愈傷組織和苗整團移栽,當長成5—10厘米高時才分株、分盆栽植,直到愈傷組織上不再出現小苗,這樣可提高花葉芋組培苗成活率和出苗率。
栽培管理
土壤要求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一般採用普通園土加腐葉土及適量的河沙混合併加一些基肥,如堆肥、骨粉、油粕等。無土栽培一般採用1份蛭石與1份珍珠岩混合,配以濃度為0.2%的營養液,氮磷鉀比例為3∶2∶1。肥料彩葉芋生長期為4~10月。每半個月施用一次稀薄肥水,如豆餅、腐熟醬渣浸泡液,也可施用少量複合肥,施肥後要立即澆水、噴水,否則肥料容易燒傷根系和葉片。立秋後要停止施肥。
光照彩葉芋喜散射光,忌強光直射,要求光照強度較其它耐蔭植物要強些。當葉子逐漸長大時,可移至溫暖、半陰處培養,但切忌陽光直射,經常給葉面上噴水,以保持濕潤,可使葉子觀賞期延長。
溫度和濕度栽培時為了發芽整齊,首先要為塊莖催芽,並將塊莖放在鋪有基質的苗床或大口徑花盆裡,給水保溫,髮根後上盆,覆土2cm厚。初期不要給水太多,髮根後逐漸增加給水量。保持溫度25℃,4~5周后出葉。生長期若溫度低於18℃,葉片生長不挺拔,新葉萌發較困難。氣溫如果高於30℃,新葉萌發快,葉片變薄,觀葉期縮短。6~10月為展葉觀賞期,盛夏季節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除早晚澆水外,還要給葉面、地面及周圍環境噴霧1~2次。入秋後葉子逐漸枯萎,進入休眠期控制用水,使土壤乾燥。
冬季養護彩葉芋生長期6~10月,實際上自9月份起,葉片即開始泛黃,逐漸萎蔫下垂,此時即應控水,待葉片全部枯萎,剪去地上部分,扣盆取出塊莖,抖掉泥土,在室內光照較好的通風乾燥處晾曬數日,儲藏於經過消毒的蛭石或乾沙中。室溫保持在13℃~16℃。在儲藏過程中,注意不要損傷塊莖,以免造成塊莖腐爛。
套用形式彩葉芋作為時下流行的觀葉植物,作室內盆栽,可配置案頭、窗台。用白色塑膠套盆或白瓷套盆則更顯高雅。也可作為插花配葉,水養期約10天。在熱帶地區可室外栽培觀賞,點綴花壇、花境。花葉芋在室內栽培要掌握下面幾點:
①土壤要肥沃疏鬆,並經常保持濕潤。每隔2-3星期施薄肥一次。盆土最好用2份土壤、2份腐葉土、1份腐熟的有機肥、1份細沙或礱糠灰混合而成。
②春天當氣溫在15℃以上時,將花葉芋的塊莖埋於裝有濕沙土或蛭石的盆中,深2.5厘米,灌水,盆面罩上塑膠薄膜以保持濕度,每天掀開一次以利通風換氣,防止長霉。當葉子萌生後,將幼株移入裝有培養土的盆中。
④抑制生殖生長,摘除花蕾。因花葉芋以觀葉為主,所以為防養料消耗,要及時摘除花蕾。⑤休眠期養護:入秋後,葉子逐漸枯萎,進入休眠期,節制澆水,使土壤乾燥,剪去地上部分,將塊根上泥土抖去,並塗以多菌靈,貯藏於乾的蛭石或沙中。室溫維持在13-16℃,貯藏4-5個月後,於春天將其重新培植。
家庭養護
分栽上盆時,宜使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定植後隨著新葉的長出,可逐漸加大澆水量。此時每天需接受數小時的散射日光,環境溫度保持在22~28℃之間。生長期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每隔15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施肥時肥液不要沾污葉片。夏季炎熱時,要避免強光直曬,中午要遮陽,以免灼傷葉片。每天上午、下午分別澆水1次,要注意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應經常向植株葉片噴水和向花盆周圍灑水。生長期還要及時剪除變黃下垂的老葉,如有抽生花莖也要剪除,以便使養分集中,促發新葉。花葉芋塊莖這樣安全過冬:①入秋後,花葉芋塊莖逐漸進入冬眠,土上部分的葉片也相繼枯萎,這時可從盆中倒出,將塊莖的枯葉剪除,放在通風處晾乾,然後放入裝有沙的盆內乾藏。沙不可過乾或過濕,尤其不可過濕,否則會腐爛。放置室內蔽蔭處,待次年春後從沙盆內挖出塊莖,種植在其他盆內即可,但上盆種植前,要施足基肥,這對今後生長發育很重要。②不用挖出沙藏,仍留在原盆內,移入室內通風處越冬,盆土宜偏乾忌過濕,等次年春後,從盆中磕出,重新上盆(施足基肥)種植就可。
使花葉芋葉片形大色艷:要使花葉芋葉片形大色艷,關鍵在於冬貯春栽。其養護要點:①自9月始,花葉芋葉片開始泛黃,逐漸萎蔫下垂,此時應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待葉片全部枯萎時,扣盆取出塊莖,置室內光照較好、通風乾燥處晾曬數日,用經消毒無雜質的乾沙貯藏,並保持10℃以上,每半個月用噴壺噴水1次,以保持沙面微濕潤。挖取塊莖時,應注意勿使莖塊損傷,以免冬貯期間腐爛。②翌年早春,取出塊莖切分,或剝下周圍繁衍的小塊莖直接栽植,但每塊至少要有一個芽,並用草木炭或爐灰塗抹切口防腐,盆土用腐葉土拌以腐熟的雞糞及骨粉,澆足水後置陰處,出苗後移至半陰處養護,注意保持周圍空氣濕度。③塊莖栽植有兩種方法,一是塊莖正面向上,可促使迅速發芽,但全年生長不平衡,主芽生長特別旺盛突出;另一種方法是將塊莖背面向上倒植,發芽雖慢些,但發芽多,生長均衡。
肥水管理:花葉芋養護時,盆土應經常保持濕潤,追肥要適量,切勿追施濃飛。花葉芋的葉片壽命只有1年,當地下莖上的芽眼發育成熟後,可不斷地萌發而抽生新葉。在抽生新葉時可適當追施一些稀薄液肥,其他時間不必追肥。否則葉柄長得太茶館而不夠充實,不但容易折斷,株形也顯得鬆散。每當新葉抽生後應立即停止追肥,同時減少澆水量。冬季當植株進入休眠狀態時,應停止澆水,可不要脫盆,讓塊莖在盆土中越冬,來年氣溫回升後再開始澆水,促使它重新抽生新葉。
花葉芋整個生育過程分為生育期和休眠期兩個階段。要使花葉芋葉色艷麗多彩,一年四季都要精心管理,做好養護工作。北方地區家庭蒔養花葉芋,可於4-5月初將貯藏的塊莖取出,將大塊莖周圍的小塊莖剝下,稍晾乾後即可分別上盆。口徑25厘米左右的花盆,以每盆栽種3~4個大的塊莖為宜。如為了擴大繁殖量,也可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大的塊莖切成帶有1~2個芽眼的小塊,切口處塗以木炭粉或草木灰、菸灰防腐,待切口晾乾後上盆。盆土宜選用疏鬆肥沃而又排水暢通的微酸性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6份,園土、河沙各2份混勻調製,另加少量骨粉或腐熟餅肥渣作基肥。澆水施肥要適時適量。春夏生長旺季,一般每隔7~10天施1次複合液肥或全元素花肥,則色彩鮮艷。若施氮肥過多,葉片上的彩斑就會褪色,影響觀賞效果。施液肥時切忌沾污葉片,以免焦葉。春、秋兩季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若澆水過多,而又排水不暢時易引起塊莖腐爛;如澆水過少,盆土乾燥,易導致葉片凋萎。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正值花葉芋生長旺盛期,除澆水要充足外,每天還需向葉面上噴水和往花盆附近地面上灑水2~3次,以利降溫增濕,這對保持葉片姣美至關重要。秋季是塊莖生長發育階段,此時需要增施磷、鉀肥,促進塊莖生長。秋末氣溫降到15℃以下,葉片開始發黃並逐漸進入休眠期,此時要減少澆水,促使塊莖進入休眠。花葉芋在生育期喜半陰,忌強光直射,它要求的光照強度較其它耐陰觀葉植物要強些。光照太弱,植株易徒長,葉片細弱瘦長,並易失去艷麗的色彩和光澤;但光照也不能過強,因遭受了強光直射,嫩葉常易被灼傷。不同品種間需要的光照條件略有不同。生有紅色斑塊、色澤艷麗的品種,需光照多些,若光照不足,彩斑就會褪色。葉質薄的白色品種需光照少些,強光則易傷葉。家庭培養花葉芋,夏季宜將花盆放室內通風良好、光線明亮處,防止強光直曬。春、秋兩季放在半陰處,以利保持葉色艷麗。如有花莖抽生,要及時剪除,減少養分消耗,以免影響葉片生長。平時發現有變黃下垂的老葉時,要隨時剪除,以利萌發新葉。花葉芋在休眠期間的管理工作切不可放鬆,如有放鬆,受到凍害,輕者影響來年生長,重者翌年不能發芽,因此蔚養花葉芋的行家,對越冬管理十分重視。
管理的要點:一是溫度要適宜,二是基質乾濕要適當。只要掌握好這兩點,即為翌年生長打下了良好基礎。具體作法是:待花葉芋葉片枯黃後磕盆將塊莖取出,略晾乾後再埋人河沙內貯藏。塊莖數量少的,也可不從盆內取出,而將塊莖連盆放在室內越冬。越冬期間放避光處保持乾燥和適當通風,溫度不能過高或過低,以保持在14~17℃較為穩妥。因為在此溫度範圍內不發芽、不受凍,有利安全越冬。埋藏塊莖的基質要乾濕適宜,才能保持塊莖的新鮮狀態,基質太乾,易引起塊莖幹縮,影響來年出芽;基質過濕,又易引起塊莖腐爛,失去發芽能力,而以經常保持基質略帶潮氣為好。
病蟲害防治
花葉芋在塊莖貯藏期會發生乾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或噴灑防治。生長期易發生葉斑病等,可用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