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艾葉、當歸(切,焙)、人參、生乾地黃(焙)、地榆、乾薑(炮)、阿膠(炙令燥)各等分。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方劑主治:半產後,惡露不斷,心悶氣短。
製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艾葉飲
藥物組成:艾葉(陳者)半兩,乾薑(炮)3分,當歸(炙,銼)3分,芎藭1兩。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方劑主治:妊娠漏胎,淋瀝不止。
製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薑1棗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空心、日午、晚各1次。
相關詞條
-
戴艾葉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
藥(毒)理學 歷史考證 藥理作用 各家論述 植物形態 -
艾葉丸
艾葉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二。具有溫中散寒止血之功效。主治便血屬脾胃陽虛者。婦人腹肚脹滿,臍下絞痛,大便下血不止。症見面色白,手足欠溫...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 -
艾葉精油
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簡介 功效 用法 禁忌 -
艾葉茶
原料:艾葉5g、紅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散寒,理氣止血,安胎。
-
香附艾葉茶
香附艾葉茶,屬於中藥學,具有行氣理血功效的中藥材。
藥品介紹 藥品按語 -
艾葉甜湯
艾葉甜湯是一道由艾葉、白糖等食材製成的湯飲,具有尿赤灼痛,口乾口苦的功效。
-
掛艾葉菖蒲
掛艾葉菖蒲是中國民間節日習俗,在端午節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 有驅魔法鬼之神...
植物介紹 民俗作用 -
艾葉溫胃茶
艾葉溫胃茶是一種主要成分為陳艾葉、制香附和大紅棗的茶,有緩解喜溫惡寒,產後感寒,心腹疼痛的作用。《中醫良藥良方》記載胃陰不足或脾胃積熱者不宜服用。
主治功效 注意事項 -
艾葉生薑煲雞蛋
艾葉15克,生薑20克,雞蛋2個。 將艾葉、生薑用清水泡30分鐘。 雞蛋用清水煮至七分熟,去殼,放入鍋內,倒入艾葉、生薑及藥汁,再煮10分鐘,煲好後,飲汁吃蛋。
材料: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