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天文鐘
正文
一種精確的鍾(見圖)。主要用於航海。利用它所指示的時間與地方時的時差,可測定船舶所在位置的經度。 1726~1735年間,英國人J.哈里森發明了柵形溫度補償擺、蝗爪式擒縱機構和保力裝置,繼而在此基礎上發明了航海天文鐘。這種機械式航海天文鐘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沿用了200多年。它在結構上與普通的鐘有很大差別。它的作為動力源的發條,可通過帶有保力裝置的均力器輸出恆定的力矩。擒縱機構是一種每個周期只傳遞一次衝量的天文鐘擒縱機構。帶有螺柱形遊絲的擺輪用雙金屬製成,它能補償溫度變化對走時的影響。鐘面上除了有指示時、分、秒的指針外,還有一根指示滿條以後所運行時間的指針,以反映發條的上緊程度。通常上滿一次發條可以運行2天或8天。機芯裝在一個銅質的外殼內。外殼安裝在一個常平架上,船舶顛簸時可保持機芯處於水平姿態,從而消除產生位置誤差的條件。帶有機芯和外殼的常平架固定在一個約20cm見方的木匣內。20世紀70年代以後,石英電子式航海天文鐘有了很大發展。它的外形與機械式的相似,也帶有指針,但沒有常平架(因為石英振盪器沒有位置誤差)。鍾內配有溫度補償裝置,以減少溫度對走時精度的影響。它具有很高的走時精度,有取代傳統的機械式航海天文鐘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