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詞意探源:
(1)指先代的遺物。
《晉書·王獻之傳》:“青氈,我家舊物。”
(2)指舊日的典章文物。
《左傳·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3)指舊時的信物。
白居易《長恨歌》:“惟將舊物表深情,鈿盒金釵寄將去。”
基本解釋
1. [ancestors’ heritage]∶古代的遺物,特指典章文物
2. [former territory]∶指原有的國土
還歸舊物
引證解釋
1. 指舊日的典章制度。
《左傳·哀公元年》:“祀 夏 配天,不失舊物。”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設官兆祀,不失舊物。”
唐 柳宗元 《貞符》:“其後有賢帝曰 光武 ,克綏天下,復承舊物。”
2. 引申指國家舊有的基業。
明 史可法 《復攝政睿親王書》:“甚至如 玄宗 幸 蜀 ,太子即位 靈武 ,議者疵之,亦未嘗不許以行權,幸其光復舊物也。”
3. 先人的遺物;原來所有之物。
《晉書·王獻之傳》:“ 獻之 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羣偷驚走。”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靈牀上屏風,平生舊物。”
唐 李白 《去婦詞》:“以此顦顇顏,空持舊物還。”
4. 舊人;過時的人。
《南史·王僧虔傳》:“吾在世雖乏德素,要復推排人間數十許年,故是一舊物,人或以比數汝耳。”
宋 蘇轍 《移岳州謝狀》:“豈意聖神御極,恩貸深廣,不遺舊物,尚許北還。”
宋 張孝祥 《代總得居士上葉樞密》:“伏念某邊徼微官,門闌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