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贛劇

興國贛劇是興國縣地方劇種。該劇種植根於南北詞;清末民初曾與東河戲、祁劇合流;也曾自稱為花鼓班等名稱。1979年,鑒於南北詞是聲腔,不是劇種,在興國縣有關部門召開、省文化局指派晏雅仙參加的一次重要會議上,定名為興國贛劇。清同治年間,興國籍七品京官肖熙羨慕其姻親鍾益臣宴客時每演唱崑曲、南詞,於是,在縣中邀集秀才王進、舉人朱仁、富商謝祥譽等組建坐嘗班,以坐唱南北詞、崑曲消遣自娛,取《論語》“子在齊聞韶”之意,名為“韶堂”。民國三十五年(1946),全部衣箱及演出用具,被第六教養院強行借去,終未歸還,被迫停辦。

興國贛劇是興國縣的地方劇種。該劇種植根於南北詞;清末民初曾與東河戲、祁劇合流;也曾自稱為花鼓班等名稱。1979年,鑒於南北詞是聲腔,不是劇種,在興國縣有關部門召開、省文化局指派晏雅仙參加的一次重要會議上,定名為興國贛劇。清同治年間,興國籍七品京官肖熙羨慕其姻親鍾益臣宴客時每演唱崑曲、南詞,於是,在縣中邀集秀才王進、舉人朱仁、富商謝祥譽等組建坐嘗班,以坐唱南北詞、崑曲消遣自娛,取《論語》“子在齊聞韶”之意,名為“韶堂”。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0),韶堂興辦人肖熙之子肖大鴻,王進之子王維畫,朱仁之子朱斌、朱賢等,邀集郭敬喻、劉學昆、肖能仁、肖全仔、呂賢漢等,擴展韶堂,組成萬億堂,擺脫坐唱形式,登台化裝演出。除搬演韶堂留下的《南詞大天官》、《山伯訪友》、《戲牡丹》、《湘子化齋》、《殺惜活捉》等小戲外,還能按東河戲演出本上演《目連傳》、《西遊記》兩種連台大戲;還創作了《結草抗圍》、《上墳巧裝》兩個小戲。 萬億堂的演出,均由同仁現學現演,誰適合演什麼角色便演什麼角色,不設固定的行當。表演程式和舞台動作,都是請專業藝人傳授的;曲調以南北詞、灘簧為主,兼唱高、昆;打擊樂則以民間鑼鼓為主,兼用外來劇種的曲牌。每逢農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必在縣萬壽宮演出,日夜兩場:日場連台大戲,唱高、昆;夜場小戲,唱南北詞、灘簧。觀眾對他們扮演的角色,有“朱家小姐”、“肖家丫環”、“王家猴王”的美譽。 萬億堂建立以後(一說在1911年;一說在光緒中期),另有以肖以其、肖以仁、劉炳崽、鍾阿三等農商平民(一說是胡源癢、張良儀、阮洪標等衙役班頭)為首組成聚慶堂。聚慶堂聘請專業藝人教戲,要向專業班社發展。其聲腔以東河戲演唱者為主,較少搬用南北詞、灘簧。 初期,由於成社會地位不同,促使各立門戶,不相往來。1911年,萬億堂的演員老的老,死的死,無法演出。他們終於打破畛域,以聚順堂名義,成立專業班社,合作演出。有些老人稱之為“三堂合併”。 民國四年(1915),聚慶堂發起人之一鍾阿三應李祖徽的邀集,結束聚慶堂,與呂明桂、王隆嶼共四人,建立花鼓班,招收八至十一歲兒童,教唱小戲。劇止有《安安送米》、《春香鬧學》、《陳姑趕船》、《洞賓對丹》、《小放牛》等十多種。唱腔純用南北詞、灘簧和民間小調。這個班只在農曆正、二兩個月應聘演出;花鼓班只有四個演員鍾淮川,(旦)、李久輝(旦)、胡龍龍(小生)王隆賢(醜)。年齡都只十歲上下,每逢更換場地,小演員必坐在大人肩上馱著走,班裡有四個人是專職馱小演員的。 民國五年(1916),花鼓班增收十一、二歲的兒童十餘名,更名幼育園,增加教師、樂手近十人;仍以南北詞、灘簧為主要聲腔。成立的當年,即受兩廣軍門李某之召到贛州演出,收入頗豐,這一年的七至十二月,他們曾到本縣治平觀、永豐良村、龍岡、行田及本縣縣城演出;翌年,又到贛州演出,長達三個月之久。 民國六年(1917),楊大嵩、李祖徽牽頭集股,公推楊大嵩為總經理,改幼育園為“兒戲園”。派員到蘇、杭等地購置服裝、道具,招收兒童學生。一個月後,基本功便取得較好的收穫。僅花四個月,便排出小戲七十多個。唱腔除南北詞、灘簧外,也有東河戲和祁劇的曲調。 民國十六年(1927),兒戲園演同逐漸長大,改名為“興國青年演出團”,並吸收覺民社(興國縣的另一個科班1920?1926)散班後部分演員入團,全團演員擴充到二十人。上演劇目除原有東河、祁劇者外,尚有京劇《空城計》、《硃砂痣》,崑曲《琴挑》;南北詞、簧劇止,僅有《花園定計》等折。這個團多次增聘演員,日漸壯大,抗拒騷擾迫害,頑強屹立。民國二十七年(1938)已積累劇目二百多個;培養出了自己的著名演員李明經(花臉)、肖以璜(鬚生)、張榮楷(小丑)、孫世貴(文武小生)、呂繼鉅(旦)等多人。在於都銀坑和祁劇老舞台唱對台戲達十五天之久,民國三十五年(1946),全部衣箱及演出用具,被第六教養院強行借去,終未歸還。演出團兩手空空,無法演出,被迫停辦。興國地方戲劇的滾滾長河,從此暫時中斷。直至建國以後,七易其名的興國贛劇團(南北詞)崛起,繼續延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