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毛令方尉游西菩寺·路轉山腰足未移

白雲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 這首詩寫的是三人游寺的情景。 頸聯的描寫,又變換了手法。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與毛令方尉游西菩寺·路轉山腰足未移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蘇軾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路轉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雲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

黑黍黃粱初熟候,朱柑綠橘半甜時。

人生此樂須天付,莫遣兒曹取次知。

作品賞析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寺》共有兩首,這是其中的第二首。這組詩寫於1074年(熙寧七年)杭州通判任上,時年詩人三十九歲。“西菩寺”一作“西菩提寺”。寺在於潛(今浙江臨安)西的西菩山,始建於唐代天祐年間(904-907),宋代時易名為“明智寺”。毛令,於潛縣令毛國華。方尉,於潛縣尉方武。這一年蘇軾因察看蝗災,過於潛,八月二十七日與毛、方二人同游西菩寺,作此二詩。

蘇軾生性愛好登山臨水,對祖國山河具有濃厚的興致。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更加縱情于山水之間,以領略人生的另一種樂趣。這組七律,即既寫其遊山玩水之樂,又抒其心中感慨。

這首詩寫的是三人游寺的情景。一二聯描寫寺景,其中首聯概寫。眾人駐足觀賞,故說“足未移”,而腳下之路卻逶迤盤繞,早已繞過了西菩山腰,因此說“路轉山腰”。這時,對大自然的奇妙美景一向有敏銳觀察力的詩人,於俯仰之間,已經發現了西菩寺內、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頷聯便分寫水、石奇境。《於潛圖經》說:“寺前有東西兩山,或有雲晦,遙望如嶺焉。”《鹹淳臨安志》說:“明智寺中,有清涼池、明月池。”寺景所奇便在此二山、二池上。詩人如此描寫:先承“石瘦”寫兩山:“白雲自占東西嶺。”兩峰屹然,直插雲霄,白雲浪涌,時掩峰頂,其情景便如同那白雲自己占據了東、西二嶺,又承“水清”寫二池:“明月誰分上下池。”天已向晚,一輪明月早已鑽出了雲縫,它一視同仁,不分上下,使兩池共嬋娟,而池水清澈,漾出了一雙月影。在這兩聯中,詩人將他詩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點,以奇特的想像和靈動的筆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觀景物染上了濃厚的主觀色彩,情態逼真,奇趣橫生,生動地展現了西菩寺的無限奇妙風光。

頸聯的描寫,又變換了手法。詩人在游目庭院、田野時,看見了累累秋實:初熟的小米、高梁、半甜(半熟)的柑和桔,就在詩中為它們分別抹上了黑、黃、朱、綠四種較實物更為濃艷而鮮明的色彩,繪成了一幅色澤斑斕的秋色圖。入勝境而觀奇景、美景,詩人的遊覽之樂於此時便達到了極點,尾聯便直說其樂:人生這種登山臨水、探奇訪勝之樂,是要由老天爺踢給的(言外之意說:何況是老天爺特意賜給我的),可千萬別讓小兒輩們隨隨便便得知箇中訊息。這個時候,詩人表面上已全然忘記胸中深藏的許多煩惱了,實際上不是這樣。“天賦”已經含有感慨,而“莫遣”句,出自《晉書·王羲之傳》:“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詩人之意為:自己的探勝幽趣,如果讓兒輩們知道,也會遭到非議,使人敗興。雖有這種言外之意在,又妙在比組詩中的第一首更為含蓄。 

錢基博曾說,蘇軾“好為嘻笑,雖羈愁之文,亦出以嘻笑,蕭然物外,逸趣橫生,栩栩焉神愉而體輕,令人慾棄百事而從之游焉”。用他的話來品評此詩情調,也頗恰當。然而這是蘇軾的胸懷使然,他人難以學到。在藝術上,這首詩於隨意吐屬、一氣奔放之中,又屬對精妙,格律精嚴,是揮灑自如與匠心獨運融合無跡的佳構。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