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一:
字面意思是自然的語言,在搜尋中與關鍵字對應。
定義二:
大自然是一部百科全書,它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並且無時不與我們用它的語言來交流,告訴我們想要知道的一切,而作為我們凡人對之知之甚少,也少有人知道大自然會告訴我們未來的一切,所以這些秘術一直都掌握在歷史傳說中的高人手中,如鬼谷子、劉伯溫、諸葛亮、賴布衣等人。他們無意不是易經高手,而你卻注意到沒有,他們在預測是那個是用卦的呢?這就是他們高於常人之處--他們掌握了自然語,所以古人云:“善為易者不占”,就是指精通易道的人不用占卦便知吉凶。
在研究古代哲人的思想、指揮上亦頗有裨益。莊子在觀察庖丁解牛之後深受啟發:“以無厚入有間”才可以“得身”,“全生”,進而引申出乾任何事情必須順應客觀規律的道理。他通過觀察一棵大而無有其他用處的櫟樹,得到啟發:無用正是大用,正是保全長壽的秘訣。其他山木皆因材質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因可以燃燒照明而自招煎熬,桂樹因可以吃所以遭到砍伐,漆樹因可以用,所以備受刀斧割裂。墨子看到人在染絲而受啟發:素絲放入什麼染料中就會成什麼顏色,那么人在什麼環境中,就會受到什麼感染。老子通過觀察水而得出“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是說,水是以柔靜的方法而滋養萬物成長,而自己卻處於萬物不願居的寂寞之位,所以修養就應效法水的這種特性,才可以接近於“道”。他觀察車軲轆,由三十根條幅共聚而成,而才有了中間那箇中空無物的洞孔,車子才能轉動前進,而無處無形之道。藉助於有形之“器”來發揮出“德”效應之功用。荀子有名的《勸學》便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來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老子、莊子、荀子、墨子等先哲都是來觀察自然,以自然萬物為師得到啟悟,產生智慧。而《易經》更不用說是源於自然。可以這么說: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都是來源於自然,就連老百姓熟知的明代《增廣賢文》都是以觀自然而論人事的: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杜春;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水至清則無魚,人太察則無謀;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無人得運時;嵩草之下還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王侯。......”真是俯首皆是,道法自然也。
其實自然語理論作為一種認識論,可以套用於諸多領域:牛頓發現了蘋果掉地這一自然語,才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存在;瓦特發現燒開了的水壺蓋被蒸汽沖開了這一自然語發明了蒸汽機;魯班發現了帶刺的小草劃破手指這一自然語而發明了鋸......所以說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的過程是人與自然交流認識的過程。就像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自然界是一本不隱藏自己的大書,只要我們去讀它,我們就可以認識它。”要與自然交流,首先得懂自然語,因為自然有自己的符號、現象和語言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