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黃桂柿子餅

臨潼黃桂柿子餅

臨潼黃桂柿子餅是西安的名特風味食品,在陝西關中地區民間流傳著一段與闖王李自成有關的軼聞,經一代又一代廚師的不斷改進,最後成為現在的黃桂柿子餅,既是單獨食用的小吃,又是酒席宴上的細點。

臨潼黃桂柿子餅

臨潼黃桂柿子餅臨潼黃桂柿子餅
每當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中秋季節來臨之時,古城西安就有一種秋冬令風味小吃——黃桂柿子餅上市了。
黃桂柿子餅,也叫火晶柿子餅,是西安的名特風味食品。它兩面金黃,餅心綿軟,餡料色彩絢麗,柿桂芳香撲鼻,既是單獨食用的小吃,又是酒席宴上的細點。早已名著三秦,譽滿九洲。

相關條目

黃桂柿子餅的產生,在陝西關中地區民間流傳著一段與闖王李自成有關的軼聞。相傳,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以後,繼續進軍北京。起兵之時,關中正值災荒之年,糧食缺乏,臨潼的老百姓為了慰勞義軍,使用當地盛產的熟透了的火晶柿子,拌上一點麵粉,烙成餅子,供起義軍上路作乾糧吃。由於這種柿子餅香甜可口,抗飢耐餓,義軍官兵食後精神抖擻,鬥志昂揚,英勇殺敵,很快以破竹之勢攻下了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建立了農民政權。後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雖然失敗了,但臨潼人民每年在金秋柿子成熟之時,都要製作柿子餅來吃,以示紀念李自成起義。這種食品很快傳遍關中各縣,傳入西安。經一代又一代廚師的不斷改進,最後成為現在的黃桂柿子餅,且成為馳名的風味小吃,被譽為“關中名點”。
黃桂柿子餅的製作,是將熟透的臨潼火晶柿子洗淨、揭皮、去蒂後,放入麵粉。柿面各半,用力攪拌,直至揉勻為止。用這種麵團包入適量的由白糖、黃桂、核桃仁等製成的餡,做成餅坯,再放入倒有少許清油的平底鍋內,用鐵鏟把餅坯壓扁,蓋上鍋蓋,進行烘烤。待到底面發黃時,進行翻個,再加清油,蓋上鍋蓋,繼續烙烤熟後,即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