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里[江蘇省常州市歷史地名]

臨川里[江蘇省常州市歷史地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宋末年常州一地名,位於今常州市鐘樓區境內,因常州守將王安節抗元陣亡後,遺體埋葬於王守沿。

名稱來由

南宋末年常州一地名,位於今常州市鐘樓區境內,因常州守將王安節抗元陣亡後,遺體埋葬於王守沿,其四世孫王伯與弟常來守墓,住縣衙前。死後埋葬在王安節墓旁,因他們均為江西臨川人,故後人將此地稱為臨川里。

歷史概況

南宋之末的1275年,元軍揮戈南下,兵臨常州,守城官兵及全城百姓誓死保衛家園,數月之內,刀光劍影,血流成河。“常州之戰”,成為被史家列入“影響中國的100次戰爭”的“臨安之戰”中最慘烈的一頁。

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戰爭,因為面對元軍的凌厲攻勢,棄城而逃的守將大有人在,比如在建康、鎮江,比如在太平、無為;然而,這又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戰爭,因為鎮守常州的將士把忠義和責任遠遠置於生命之上,他們寧可放棄生命,不願變節受辱。

元軍統帥左丞相伯顏,一個身軀偉岸而又威嚴殘忍的蒙古大漢。他揮師數十萬,一路攻城掠地,連拔數城,1275年春,到達建康(南京),面對浩淼長江,眼看宋都臨安已經不遠,勃勃野心更加膨脹。他決定渡過長江之後,加快進軍速度,分兵三路,水陸並進,用最短時間會師臨安。在他的計畫中,半年時間足夠了。

伯顏親率二十萬兵馬直奔常州。常州是元軍進攻臨安的前陣,也是整個攻取臨安計畫的關鍵。而在他眼裡,常州又是一座“紙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輕取。他指揮士兵在城南筑高台,把炮放在台上向城內猛轟,又用火箭射入城中,常州城內一片火海。緊接著,命士兵架雲梯、繩橋攻城,不出伯顏所料,“紙城”果然不堪一擊。

當時的常州太守王宗洙眼看元軍來勢洶洶,而自己手裡只有毫無作戰經驗的區區2萬義軍和5千名宋軍,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他一邊草草抵抗,一邊攜家眷連夜逃跑。見群龍無首,通判王虎臣馬上舉旗投降。

亂世出英雄,國難多壯烈。危難之中,一群忠義之士舉起了救亡圖存的大旗,宋軍東南第七副將王安節、都統制劉師勇等人,不甘屈服,推舉姚岩(岩,改言字上面山字頭)為太守,率領軍民誓死抵抗,終於將入侵的元軍趕出城外。

敵軍攻勢兇猛,常州城仍危在旦夕,王安節等向各地緊急求援。此時,宋軍大將文天祥率部到達平江(蘇州),聞聽常州被圍,急忙派遣部將尹玉、麻士龍、朱華、張全領軍增援。無奈杯水車薪,麻士龍和尹玉兩人先後犧牲,朱華、張全見勢不妙,不戰即返。僧人萬安和莫謙之長老聞訊,率領500名僧兵趕來救援,抵抗數日,終因寡不敵眾,全部陣亡。守城將士再次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拚死激戰中,姚岩(岩,改言字上面山字頭)中彈身亡。

王安節堅持戰鬥。率領官兵緊閉城門,城牆上築起堅固無比的防禦工事,全城百姓都投入戰鬥,為官兵送糧送藥搬運滾木擂石。十天,二十天,三十天……軍民死傷無數,城內彈盡糧絕,所有向外發出的求援信號都如石沉大海,眼看城外火光沖天,耳聽金兵吼聲陣陣,殺氣騰騰,更有勸降書不斷飛入城牆內。但是,城牆內沒有一個人意志動搖,王安節就是全軍的精神旗幟,火光和血光映紅了每個勇士的臉,戰場上,不見害怕而退縮不前的人,只有戰死而軀體不倒的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