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前河沿清真寺

臨夏前河沿清真寺

臨夏前河沿清真寺,是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坐落在甘肅省臨夏市新西路14號,因新西路原稱前河沿路,故得名。其前身為臨夏尕南寺,始建於清代,1928年被毀,重建後於1968年再次被拆除。1980年再度新建時改址改名,由寺坊穆斯林集資修建。現寺內設有業餘經學班。該寺占地面積1740平方米,建築面積1533平方米。

基本信息

寺院簡介

前河沿寺前河沿寺

該寺占地面積1740平方米,建築面積1533平方米,系仿照新加坡棉蘭清真寺的建築形制而建,並融合了中國現代建築風格。

禮拜大殿殿正殿兩大部分,占地面積552平方米,前殿兩側有兩座四層對稱型鋼混建造圓頂邦克樓

全寺色調簡潔明快,以純白和淡綠為主,無華麗彩飾和繁雜雕作。設有2層教學樓,並專設婦女經文學校,另設有大、小淨室、住房及辦公室等。現寺內設有業餘經學班。

1982年批准修建,1999年3月進行重建,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500人進行禮拜。

建築結構

1979年後重建的清真寺多用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建築風格各異,主要有宮殿式、阿拉伯拱形穹頂式,也有中阿合璧式。

底層由管委會辦公室、來賓接待室和婦女禮拜殿三部分組成,二三層為宮殿式禮拜殿,殿門前圓形明柱映襯出大殿的雄偉壯觀,兩高兩低的喚禮樓在殿頂四角上,高喚禮樓高達54米,分五層而建,頂端以新月為飾,在四個喚禮樓正中,規劃為一倒扣的鍋形建築,直徑14米,高57米,鍋頂飾以一本打開的《古蘭經》,以示《古蘭經》為至高無上之意。整體建築雄偉壯觀,設計奇妙,為西北地區規模較大,較有影響的清真寺之一。

建築風格

臨夏市清真寺大多始建於明、清及民國。建築風格吸收阿拉伯建築特徵,融合中國宮殿式建築風格。以禮拜堂為主體,水堂、教室、住房等建築為陪襯,總體布局多為四合院式,大殿及主要配殿都是大木起脊式建築,斗拱屋頂帶前卷及後殿的式樣,規模宏大,建築精美,歷史上曾多次毀而復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