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構造
遺址西南和西北,各有臧台、台後兩個大型夯築台基。臧台位於臧台村西北,現存高15米,台基長寬各近150米;台後位於西台村北,東南距臧台1200米, 台基
呈南高北低三層台階狀,高2~6米,南北長120米,東西寬80米。 兩台均為三次分
層夯築而成,從斷面分析,一為始築,土質單純,未發現遺物,年代不詳;二為整
修,時在戰國;三為重修,時在漢代。
臧台遺址暴露有灰坑、灰層、墓葬、房基等。在臧台村北,有大汶口文化和龍
山文化的灰坑、地層暴露。遺址地面散存大量陶片,其中以臧台、台後、糧管所一
帶最多。歷年來出土有龍山文化的陶罐,商周的鬲足、盔形器、素麵半瓦當,戰國
至漢的豆、盆等。在遺址上遍布筒瓦、板瓦、花紋鋪地磚等。地面散存陶片時代偏
晚,早期陶片多在深溝或地下層發現。據清光緒《益都縣圖志》記載,“臧台”因
臧文仲重修此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