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莘縣孟窪漢墓系武陽故城遺址,漢代朝城置縣名東武陽,南北朝時期東武陽改名武陽縣,後廢。孟窪遺址占地面積330萬平方米,地面灰坑時隱時現,陶片、瓷片比比皆是。
簡介
莘縣孟窪漢墓 位於朝城鎮孟莊村北的孟窪為漢代東武陽舊城遺址。遺址為一盆地,比四周低近1米。其西部為南北向人行道,路西有磚窯,北部為東西向水渠和人行道,占地面積180萬平方米。
遺址南部為一大型漢代壁畫墓(亦稱孟窪漢墓),莘縣孟窪漢墓遺址2006年5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進一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2007年4月莘具文物管理所對漢代壁畫墓開始實施第一期保護工程。
孟窪漢墓高10米,邊長75米,占地面積5625平方米。(清代《朝城縣誌》、1997年版《莘具志》均記載此為春秋時期“齊桓公會盟台,“霸台嘯聲”(指孟窪漢墓)被定為原形。但是,經考古發現,證實了孟窪漢墓的可靠性,推翻了“會盟台”之說,起到正史的作用)。
莘具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唐代“三彩道士”(國家三級文物)、宋代“三彩枕”(國家二級文物)和漢、唐時期“陶罐”等均出自孟窪遺址。從幾年來的出土器物和陶瓷殘片分析,遺址及周圍除有漢代的遺蹟外,還有唐宋等時代的遺物,這裡磚瓦遍地,陶瓷片比比皆是,素有“露天博物館”之稱。
2004年5月23日,莘具文物管理所在考察“莘縣孟窪遺址”西側唐代墓葬時,發現“孟窪漢墓”頂部有一直徑1米,深6米的盜洞。經過深入調查,發現盜洞底部為一條南北向東迴廊,迴廊為穹隆頂,迴廊內布滿至今色彩依然艷麗的壁畫,畫的大部分是祥鳥瑞獸,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迴廊裝飾的奢侈、華麗,象王府,似宮殿。在迴廊中段東側有門形石框,判斷是入口墓門,一千多年前正是由此而八,迴廊西側應是主墓室,有封閉的墓門和入口墓門相對。墓門東開,打破了墓門朝南的常規,據推測,面東而造是因為墓東有河流或有交通要道。真正原因是傍河而建,還是靠路而造,或是另有南門,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漢墓壁畫內容生動形象,場面宏大,繪畫技藝嫻熟,保存完整,迄今為止在山東省所僅見,在全國少有。為研究中國漢代繪畫藝術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孟窪漢墓東北800米處為東郡太守臧洪墓,臧洪墓東北1000米處是明代太子太保江東家族墓。2002年5月在孟窪漢墓北1500米處發現唐代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