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茶

元代,王禎《農書》中反映,當時的茶類有“茗茶”、“末茶”、“臘茶”三種。 其實,早在唐朝,貢茶就以蒸青團餅為主,有方有圓,有大有小。 在北宋160多年,所創貢茶名目,達到四五十種之多。

基本信息

là chá
臘茶
1.茶的一種。臘﹐取早春之義。以其汁泛乳色﹐與溶蠟相似﹐故也稱蠟茶。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臘茶出於 劍 建 ,草茶盛於兩 浙 。”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藥議》:“如臘茶之有滴乳、白乳之品,豈可各是一物?” 宋 劉克莊 《浪淘沙》詞:“老去淡生涯,虛擲年華,臘茶盂子太清些。”
元代,王禎《農書》中反映,當時的茶類有“茗茶”、“末茶”、“臘茶”三種。而臘茶即團、餅茶,當時已是“惟充貢茶,明間罕見之。”
其實,早在唐朝,貢茶就以蒸青團餅為主,有方有圓,有大有小。貢茶品目,據李肇在《唐國史補》中記載,有十餘種,分別是:劍南的蒙頂石花;湖州的顧渚紫筍;峽州的碧澗、明月等。
到了宋代貢茶比唐尤甚,不但求早求量,更重品質,而且花樣翻新,名目繁多。宋代地方嗜茶,堪稱歷代地方之首。宋徽宗趙佶更是愛茶成癖,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皇帝嗜茶,佞臣投其所好,挖空心思獻上巧立名目的貢茶。如《宋史·食貨志》中記載,光片茶一類,就有龍、鳳、石乳、白乳之類共十二等,以充歲貢及邦國之用。到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年),依皇意又創製了密雲龍,比小龍團更佳,以雙袋盛之,謂之雙角龍團;宋哲宗紹聖年間(1094-1098年),又創瑞雲翔龍;至宋徽宗大觀(1107-1110年)初,皇帝趙佶在其《大觀茶論》中大力推舉白茶為第一極品,遂又創出三種細芽(御菀玉芽、萬壽龍芽、無比壽芽);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福建轉運使鄭可簡別出心裁,造茶獻媚,創製銀線水芽。其製作之精美,堪稱絕頂。在北宋160多年,所創貢茶名目,達到四五十種之多。
元代貢茶基本上沿襲舊制,但元時曾一度重武夷。元大德三年(1299年)在武夷四曲溪設焙局,稱為御茶園,焙工數以千計。董天工《武夷山志》中記載,元順帝至正末年(1367年),貢茶額達990斤。
直到明清貢茶才由臘茶漸漸被散茶替代,臘茶也繁衍到現在稱為大眾可享的茶類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