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臉譜疲勞現象,因厭倦了社交網站而註銷了Facebook賬戶,因擔心隱私外泄或者只是厭倦了使用社交網站,英國上月有十萬人註銷了Facebook賬戶,Facebook疲勞似乎也能傳染,美國也有六百萬人永久註銷了賬戶,從全球來看,Facebook用戶量的增速已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滑。Facebook的目標是活躍用戶達到10億,但現在不得不依靠發展中國家來增加用戶量了。用戶流失
1、與美國的用戶基數——據報導說有大約1.5億人,或者說半數左右的全國人口——相比較而言,600萬的用戶流失還是很令人沮喪的。儘管4%的減少並不會傷筋動骨,但也絕不容忽視。同時,同一數據來源也表明Facebook在包括加拿大、英國和挪威在內的整個西方世界都有類似的用戶流失現象。2、Facebook自身可能並沒有把寶押在這種數字上,但它也顯然沒有也沒有提供任何自身數據。既然沒有官方統計數字,那么業界觀察者們就更傾向於相信這份報告。
3、隨著Facebook開始覆蓋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口,其發展速度也就開始放慢了,它開始顯露疲態,上年紀的網站註冊者不象年輕人那樣能有同樣的價值認同,那么他們便不會一直活躍在上面,而是來看看然後就離開了。
現象剖析
1、季節性變化,這是Facebook季節性變化中的正常波動。每個春天許多大學生畢業離開學校,他們的Facebook賬戶並不會被刪除,而他們使用網路的習慣卻可以迅速變化,尤其是當他們突然發現自己要委身於其僱主的時候。InsideFacebook解釋說,這種“短期因素”可能會使整個變化趨勢變得模糊。五月份社交網路會開始季節性地放緩腳步,孩子們參加期末考試然後離開學校,因此也會離開他們日常的社交網路。2、隱私狀況不再能令人接受,這是權威人士最喜歡的理論,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在Facebook上頭條的時候談一談跟隱私有關的問題。理論上是這樣的:Facebook做了點改動,或者引入了一種新服務,看起來回事網站私密性或者安全性變差,每個人都很拿這當回事,而Facebook(基本上都會)不為所動。然後大家都開始琢磨什麼時候用戶會大把地無視Facebook並且離開。
3、這個理論忽視了這樣一個它不願面對的事實,就是在Facebook所有的與隱私有關的花招(而且很多)之下,其用戶還是在大量增加,而最近關於這個網站新的面部識別功能的爭論與過去的爭吵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說Facebook身上在過去一個月里壓上了最後的一根稻草,實際上是在假設用戶剛剛開始關心這個問題。
大限將至
1、這可能是無可避免的:某天因為某種原因,Facebook開始衰弱,正像其前輩MySpace和Friendster那樣。它的用戶將慢慢失去興趣,然後轉移到其他網站或平台上(也許是Twitter,或者從Apple的iCloud中冒出來的某個套用)。如果考慮到Facebook巨大的用戶基數和飛快的發展速度,這看起來似乎並不太可能,但它絕不會是第一個盛極而衰的帝國。2、這個理論的問題在於它徹底地無視了另一個更重要的數據:用戶粘性。根據Alexa的數據,用戶在Facebook上瀏覽的頁面比三個月前多40%。一群失去興趣的用戶打好了背包,要轉戰Twitter那140字元的荒野?數據顯示的可完全不是這樣一幅圖景。
3、Facebook的用戶平均頁面瀏覽量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在持續地快速增長,你們看到用戶流失之前,你們會先看到粘度的下降。每個用戶都是變得不那么依賴Facebook然後才流失——他們先是用得越來越少,然後離開。
4、現在Facebook的用戶花在網站上的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儘管用戶總數也許有輕微的下降,至少南美洲和其他一些地方是這樣。畢竟,當你的市場滲透到Facebook這樣深的時候,統計表上偶爾的下箭頭是難以避免的。
5、至於那600萬在上個月離開的用戶,他們也許有著類似的分歧:有些人只是短暫離開,終究還是會回來,而另一些從一開始就不是熱愛分享的那類人。這不是社交網路所期待的,但如果上面有個按鈕叫“隨它去吧”,大家大概會很樂意去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