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柱調瑟

膠柱調瑟

膠柱調瑟,用膠粘住瑟上用以調音的短木,不能再調整音的高低緩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變通。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膠柱調瑟膠柱調瑟
釋義:古代一種彈撥樂器。用膠粘住瑟上用以調音的短木,不能再調整音的高低緩急。
出處:《文子·五·道德》:“老子曰:‘執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膠柱調瑟。’”
事例:舉一反三,豈其若是,~,不亦謬歟,唐·劉知畿《史通·斷限》。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死板。

原文及翻譯

原文

齊人就趙學瑟,因之先調,膠柱而歸。三年不成一曲,齊人怪之。有從趙來者,問其意,方知向人之愚。

翻譯

有個齊國人跟趙國人學彈瑟,由趙國人先調好了弦,(齊人)就將調弦的柱子用膠粘住了回家。三年彈不成一首曲子,那齊人埋怨趙國人。有個跟趙國人學藝的人來到他這裡,詢問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前面這(齊)人這么

英文翻譯

1.to stubbornly stick to old ways in the face of changed circumstances
2.obstinate; inflexible; very conservative

成語釋源

膠柱調瑟膠柱調瑟
【詞條屬性】貶義成語
【成語解釋】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
【成語示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這寶姐姐也忒~,矯揉造作了。”
【近義成語】刻舟求劍
【反義成語】隨機應變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
【漢英翻譯】stick to old ways stubbornly in the face of changed

典源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孝成王七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對壘,這時趙奢已死,藺相如病重,趙將廉頗堅守營壘。“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結果,“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釋義

趙孝成王聽信了秦國間諜散布的謠言:秦軍最怕馬服君的兒子趙括擔任將軍。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藺相如勸阻說:大王憑名聲用趙括,就像是把膠把瑟上的弦柱粘住來彈瑟,音調不能變通一樣,他不懂得隨機應變。趙王不聽。結果,趙軍被秦軍打敗,40萬大軍被活埋。趙國幾乎滅亡。

套用實例

膠柱調瑟膠柱調瑟
1.我父親曾在茶餘飯後褒貶過:“你曹叔喜歡古詩古詞,有點藝術家的作派,但未免膠柱調瑟,給女兒取名字選字過於生僻拗口了!
2.上下比較,《釋詞》所解更為文通字順,而《文通》則有點膠柱調瑟。
3.那點鄉村裡的人和事寫得頗為生動,總難免透出一種文學的‘小家子氣’”。這是中肯的甘苦之談。如何擺脫“就事論事”的局囿,打破膠柱調瑟的窘境,由“近視”轉為“俯視”,升高立足點,不斷提高對生活的涵蓋力,確是古華多年來一直艱苦摸索著的難題。
4.《》者,皆以卦爻為主,粘著固執,膠柱調瑟,特多陰陽玄妙之談。胡樸安先生的這部《周易古史觀》卻大膽地撇開卦爻,以卦爻為古人未有文字之先記載一切思想事物的符號
5.撇開它對中國古代文人思想上造成的禁錮不談,就是它的考試內容,也導致了中國文人舉子們輕視自然科學而以死背硬記式地讀經、膠柱調瑟式地作詩文、紙上談兵式地議論政事為務的風氣,更不必說它的考試結果往往決定了文人一生的榮辱貴賤、幸與不幸,決定了他們的一生。
6.理解之路不是直來直去的窄橋。在伽達默爾看來,這是一個“事物本身和我們的前判斷之間無窮的‘遊戲’過程”。在“遊戲”中既不宜膠柱調瑟,又並非只能落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沉潛往復”和“從容含玩”畢竟不能止於“神秘經驗的整體”,而是期待著理解框架與文本視界的
7.另一種解釋,是自傷身世。持此說者為何焯。這種想法與“一弦一柱思華年”的句意切合,又因為由膠柱調瑟變為大致如此,錯的可能性小了。不過究竟對不對,也是只有作者才能知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