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莢黃芪

膜莢黃芪

膜莢黃芪是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分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蘇聯有分布。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膜莢黃芪膜莢黃芪

膜莢黃芪(學名: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羽狀複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厘米;葉柄長0.5-1厘米;托葉離生,卵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7-30毫米,寬3-12毫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具小尖頭或不明顯,基部圓形,上面綠色,近無毛,下面被伏貼白色柔毛。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至果期顯著伸長;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長3-4毫米,連同花序軸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鍾狀,長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時萼筒近於無毛,僅萼齒有毛,萼齒短,三角形至鑽形,長僅為萼筒的1/4-1/5;花冠黃色或淡黃色,旗瓣倒卵形,長12-20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較瓣片長約1.5倍,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瓣片半卵形,瓣柄較瓣片稍長;子房有柄,被細柔毛。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0-30毫米,寬8-12毫米,頂端具刺尖,兩面被白色或黑色細短柔毛,果頸超出萼外;種子3-8顆。花期6-8月,果期7-9月。[1]

生態環境

生於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於山坡草地或草甸中。[1]

地理分布

分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蘇聯有分布。[1]

植物栽培

生長習性

黃芪適應性強,喜陽、喜涼爽氣候,耐寒、耐旱、怕熱、怕澇。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透水性強的沙質壤土為好。因為黃芪種子具硬實特性。[2]

栽培技術

⑴選地山區、半山區選地勢向陽,土層深厚、土質肥活的沙壤土域棕色森林土。平地選地勢較高、滲水力強、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積土,忌白漿土、鹽鹼土、粘壤土及積水草甸土。

⑵整地深耕並施廄肥或堆肥每畝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耕細後做畦,寬120厘米,高30厘米。
⑶繁殖黃芪用種子繁殖。
①種子處理:種子放在50水中,攪拌至涼,加水浸沒種子,浸泡5小時--12小時,撈出裝入布袋中催芽。
②硫酸浸種:用70--80%濃硫酸浸種3--5分鐘,用清水將種子沖洗乾淨後,播種。
③播種方法:橫畦按40厘米行距開溝,溝深4厘米,把處理好的種均勻地撒播溝中,畝播量1、5公斤。覆土後稍加鎮壓。
④播種時期:春播4月上中旬,伏播7月中旬,秋播11月初。秋播種子不用處理,適當增加播種量。[2] 

田間管理

⑴鬆土除草人工除草同大田作物。還可使用除草劑,即在播種時或播種後施用氟樂靈每畝150克,或施用拉索每畝200克。
⑵追肥5月上旬追硫酸銨,每畝5公斤--15公斤,6月上旬追尿素,每畝7--10公斤,7月上旬追過磷酸鈣,每畝50公斤,廄肥2000公斤。
⑶打尖7月下晚打尖,減少營養消耗。
⑷排灌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時,苗期、返青期適當灌水。[2]

病蟲害防治

⑴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果實,其表面如覆白粉,後期病斑上出現多數黑點,早期落葉或枯萎。防治:發病前或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10天1次。
⑵紫紋羽病主要表現為爛根。爛根的表面有紫色菌絲交織成膜和菌核。植株自下而上萎蔫。防治:a、收穫時除掉病株,集中燒毀。b、拔除病株燒掉,用石灰消毒病穴。c、與禾本科作物輪作3~4年。 
⑶蟲害有實心蟲、蚜蟲。用1000倍40%樂果乳油或1500倍的磷胺乳油防治。[2]

化學成分

根含2’4’一二羥氧基異黃烷(2’4’-Dihydroxy-0,6-Dimethoxy-Isoflavane)、γ-氨基丁酸0.024~0.036%及微量葉酸。尚含毛蕊異黃酮(Calycosin)、芒柄花黃素(Formononetin)、新三萜環黃芪醇(Cycloastragenol)等。

藥用價值

中藥名稱:黃芪、黃耆
功效主治: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浮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