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膜

腦(脊)膜

腦和脊髓的被膜的總稱。 硬腦膜貼附顱腔內面,兼作腦膜和顱骨內面的骨膜。 腦的蛛網膜下腔經枕骨大孔與脊髓的蛛網膜下腔通連。

腦(脊)膜

正文

腦和脊髓的被膜的總稱。包裹腦的叫腦膜,包裹脊髓的叫脊膜。它們自外向內是由硬腦(脊)膜、蛛網膜和軟腦(脊)膜3層被膜構成。 軟腦膜和蛛網膜還合稱軟-蛛網膜或軟性膜。腦(脊)膜對腦和脊髓起支持和保護作用。低等脊椎動物僅有一層未經分化的原腦膜。兩棲和爬行動物出現了硬腦膜和軟-蛛網膜。鳥類的軟-蛛網膜已可分為蛛網膜和軟膜。哺乳動物,包括人,明顯地分出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腦和脊髓分別位於顱腔和椎管內,腦(脊)膜就包襯在腦、脊髓與堅硬的骨套之間。硬膜厚而堅韌、襯在顱腔和椎管內面;它的深處為薄而透明的蛛網膜;最內則是緊貼腦、脊髓表面的軟膜。3層被膜之間以及硬脊膜與骨膜之間都留有間隙。位於蛛網膜和軟膜間的叫蛛網膜下腔,腔內充滿腦脊液(圖1)。

腦(脊)膜腦(脊)膜
硬腦膜 堅固而有光澤,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內面襯有單層扁平細胞(圖2)。硬腦膜貼附顱腔內面,兼作腦膜和顱骨內面的骨膜。它與顱蓋連結疏鬆,與顱底結合緊密。硬腦膜在腦神經出顱處向外延伸,移行而與神經的被膜結合,在枕骨大孔周緣向下延為硬脊膜。硬腦膜由兩層組成:外層作為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經,內層在某些部位形成板狀的硬膜隔,突入顱腔,伸進腦的各部間隙中。硬腦膜的內、外兩層多粘合在一起,僅在某些部位分開,內襯內皮細胞,構成硬腦膜竇。內含靜脈血。大腦鐮是一鐮刀形的矢狀位縱隔,自顱頂中線向下伸入大腦兩半腦間的大腦縱裂內。小腦幕是另一凸向背方的橫隔,位於大腦半球枕葉和小腦間的大腦橫裂內。成為顱後窩和小腦的頂幕。它的後緣附著在枕骨和顳骨錐體上緣;前緣游離呈切跡狀,叫幕切跡,有中腦通過。此外,在蝶鞍上面還有一環形小隔──鞍隔,其中央有漏斗通過。主要的硬腦膜竇有:在大腦鐮上緣和下緣的上矢狀竇和下矢狀竇;大腦鐮和小腦幕結合處的直竇;小腦幕附著緣的左、右橫竇;接續橫竇的乙狀竇以及位於鞍隔兩側的海綿竇等。下矢狀竇在小腦幕前緣處與大腦大靜脈(大腦的深部靜脈)會合成直竇。上矢狀竇和直竇的後端與左右橫竇的內側端匯成竇匯。橫竇延續為乙狀竇,穿顱底續為頸內靜脈。海綿竇在前方接受眼靜脈,面部感染可能經眼靜脈波及此竇。海綿竇向後最終注入頸內靜脈。在硬腦膜竇內血液有一定的流向。硬腦膜竇除接受腦靜脈外,還通過蛛網膜粒接受腦脊液。它並通過穿行顱骨的導血管或經顱骨一些孔洞的小靜脈與顱外靜脈相通。硬腦膜竇壁不含平滑肌,無收縮性,破裂時出血較多。硬腦膜的動脈有數個來源,其中最主要的是腦膜中動脈。它分布於小腦幕以上的大部分硬腦膜。硬腦膜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它們來自三叉神經、上部頸神經以及迷走神經的分支。這些神經末梢對痛刺激敏感,特別是顱底硬腦膜和小腦幕部分。當這些部位的硬腦膜受刺激或牽拉時,可引起頭痛。硬腦膜血管的運動神經,主要來自頸上交感神經節,它們可使血管收縮。

腦(脊)膜腦(脊)膜
蛛網膜 無血管的透明薄膜,由膠原纖維和一些彈性纖維構成,內、外面都覆有單層扁平上皮(圖1)。它位於硬腦膜與軟腦膜間,並沿腦神經板延伸一短距離。蛛網膜與硬腦膜間有潛在的硬膜下隙,內含少量液體,可避免蛛網膜與硬膜直接接觸,並允許腦在顱腔內可作輕微的位移。蛛網膜與硬膜密切接觸可能引起頭痛,這也是顱部外傷後頭痛的原因。蛛網膜與軟膜間有寬大的蛛網膜下腔,內有與蛛網膜構造相同的小梁連於二膜間。蛛網膜下腔內充滿腦脊液。腦的蛛網膜下腔經枕骨大孔與脊髓的蛛網膜下腔通連。
蛛網膜除深入大腦縱裂和橫裂外,它跨過腦的各溝裂。腦的蛛網膜下腔各處深度不同,擴大處叫蛛網膜下池。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腦延髓池(或叫大池),位於小腦與延髓間。此池借正中孔和兩個外側孔通第4腦室,腦室的腦脊液經此三孔流入蛛網膜下腔。腦蛛網膜在硬腦膜竇附近,特別是上矢狀竇兩側形成許多絨毛狀突起,突入硬腦膜竇,叫蛛網膜粒。腦脊液經蛛網膜粒滲入硬腦膜竇內,歸入靜脈系。
軟腦膜 軟腦膜緊貼腦的表面,並深入其溝裂中。它也由膠原纖維和少量彈性纖維構成,外面覆有單層扁平上皮。軟腦膜富有神經血管,對腦的滋養起重要作用。較大的血管出入腦實質時,周圍包有軟膜套,其間的空隙叫血管周隙,與蛛網膜下腔相通,也含腦脊液。當小血管在腦內進一步分支成毛細血管時,軟膜組織和血管周隙消失。在腦室的一定部位,含有血管的軟腦膜與室管膜共同構成脈絡組織。在脈絡組織的某些部位,血管反覆分支成叢,與軟腦膜和室管膜一起突入腦室形成脈絡叢。此叢可以分泌腦脊液。
硬脊膜 厚而堅韌,形成一個封閉的鞘,鬆弛地包裹脊髓(圖3)。腦(脊)膜鞘的上端附著在枕骨大孔邊緣,並與硬腦膜延續;下行到達第2骶椎水平,再向下包裹終絲,附於尾骨的骨膜。硬脊膜相當於硬腦膜的內層,內外面都覆有單層扁平細胞。椎骨單獨有自己的骨膜,襯在椎骨內面,相當於硬腦膜的外層。硬脊膜與骨膜間有硬膜外腔,內含淋巴管、大量脂肪組織和靜脈叢。此腔向上不通入顱內,腔內略呈負壓,有脊神經根通過。臨床醫學上的硬膜外麻醉,即將藥物注入此腔,阻滯脊神經的興奮傳導。硬脊膜與其深處的蛛網膜間有狹窄的硬膜下隙。硬脊膜在椎間孔處隨脊神經外延,移行於脊神經的被膜。
脊髓蛛網膜 柔嫩而無血管的薄膜,與腦蛛網膜在枕骨大孔處直接延續(圖3)。脊髓蛛網膜與軟脊膜之間的蛛網膜下腔寬闊,也有蛛網膜小梁,但數目較少,通常集成數個蛛網膜下隔。蛛網膜兩面、小梁以及軟膜外面都覆有單層扁平細胞。脊髓的蛛網膜下腔也充滿腦脊液。此腔向上經枕骨大孔與腦的蛛網膜下腔相通;自脊髓末端至第2骶椎水平,腔特別擴大,叫終池。內有下行的腰、骶神經根形成的馬尾。臨床上常在此進行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或注入藥物。
軟脊膜 軟脊膜(圖3)薄而富含血管,緊貼脊髓表面,深入脊髓的溝裂中,自脊髓末端向下構成終絲。軟脊膜在脊髓兩側各對脊神經前、後根之間,形成齒狀韌帶,其外緣發多數突起,向外附於硬脊膜。齒狀韌帶富於彈性,不影響脊髓隨脊柱的彎曲活動。它與脊神經板共同對脊髓起固定作用,使其懸浸於腦脊液中。
腦脊膜的功能 腦和脊髓是軟嫩的半固體結構,被堅硬的骨套和強韌的硬膜鞘所保護和支持。伸入顱腔的硬膜隔還可防止腦在顱腔內過度的移位。蛛網膜下腔含有較多的腦脊液(全部腦脊液約140毫升;約有115毫升位於此腔),使腦和脊髓處於一個柔軟而連貫的水墊的包圍之中,從而能夠緩衝和對抗骨套遭受的衝擊,以避免對腦和脊髓產生的震動和直接的壓迫。腔內的小梁對腦脊髓也起著固定和支持作用,使它們不致在液體中漂動。此外,脊髓的硬膜外腔含大量脂肪和靜脈叢,也具有一種彈性墊的作用,可以減弱外來衝擊對脊髓所產生的震動。
參考書目
 M.L.Barr,The Human Nervous System, An Anatomical Viewpoint, 3rd ed., Harper & Row Publishers, New York,1979.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