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主要是急性腦病如腦卒中、腦出血、腦梗死,各型腦外傷等病所引起。
臨床表現
1.中樞性心律失常必須在腦卒中時發生。而心瓣膜和心肌無器質性病史,且在CVD發生前亦無心律失常。此外尚需和CVD急性期繼發的感染、水電解質紊亂所致的心臟病及ECG異常相區別。後者在上述各點得到糾正後心臟疾病可恢復正常。2.心律失常的種類經ECG監護及Holter、ECG檢查特別在SAH後48小時Htolter、ECG觀察發生心律失常者占91%,其中危及生命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動過速、室顫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Q-T間期延長綜合徵極為重要,正常時為0.4~0.43s;國外文獻報導在致命性扭轉型室速(Tdp)時Q-T的延長是發生Tdp最大的危險因素,故ECG監測對早期發現至關重要。需要除外低鉀、鈣、鎂而繼發者,但常為誘因,糾正後即可消失。3.ECG異常的出現與持續時間ECG異常出現的時間為發病後12小時到2天者占80%~90%,以後為急性期的波形異常,波形異常持續1~2周,長者可達4周。而心律失常則多半在2~7天內消失。急性期後仍有心律失常者則多數考慮為心源性引起。4.ECG異常和病情程度的關係重症病例ECG異常者多但ECG變化和病情程度並非完全一致,有的病例ECG改善但症狀加重,下列情況要加以注意:①嚴重竇性心動過緩或過速、室性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異常Q波是預後不良因素;②明顯Q-T延長需要警惕Tdp的危險性;③ST-T波的變化特別是ST段抬高則死亡者多;④心動過速及P波增高多見於高熱腦室、腦幹出血或中樞性肺水腫。5.腦病灶部位和ECG異常的關係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二者間有一定關係,但資料較少:①大腦半球卒中時室性房性期前收縮及房顫較腦幹卒中者多;②左額葉血腫多伴發Q-T間期延長和T波異常;③顳頂葉血腫伴發竇性心動過緩及室性期前收縮多見;④丘腦及基底節出血竇性心動過緩更常見;⑤腦幹出血則多發生陣發性房顫或房性期前收縮;⑥刺激大鼠左島葉皮層咀側致心動過速,刺激尾側致心動過緩延長刺激時間則可誘發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⑦行MCA阻塞(McAo)手術衰老鼠組61%死亡,其交感神經活動增加顯著,Q-T間期延長最顯著,是致死性心律的前奏;⑧患頸動脈疾病患者中約40%存在無症狀性冠心病,並隨年齡增加而增多,故此類患者在急性CVD時更易致ECG異常。
檢查
1.實驗室檢查鉀、鈉、氯、二氧化碳結合異常。2.其他輔助檢查(1)ECG波形異常有顯著U波在急性CVD是特徵性改變;早期出現其發生率占30%,U波的出現或消失和低鉀血症無關,且在AMI中U波不突出。(2)Q-T間期延長和U波一起在SAH中陽性率高達50%~60%,顯著的Q-T延長可導致致命性的扭轉型室速(TdP),在AMI中不像CVD繼發者明顯。(3)T波倒置在重度SAH中多見,在胸導聯可見10mm以上的巨大倒置T波,它和心內膜下梗死者難以區別,但前者導致的T波上升支坡度緩慢不對稱。(4)P波增高(Ⅱ>2mm)高尖P波並隨T波增高而增高,與丘腦下部腦幹出血或梗死、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中樞性肺水腫、心功能不全有關,在SAH中占30%~70%。
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特點,心電圖特徵即可診斷。
併發症
可並發電解質紊亂、室上性心動過速、心功能不全、室顫等。
治療
1.病因治療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心臟活動的異常和心電圖改變可隨著原發病的好轉而逐漸恢復正常。2.保護心臟功能對有心肌損害或心功能不全者,應儘量少用或不用脫水劑如甘露醇等,以減輕心臟的負擔,避免發生心力衰竭;可適當選用利尿劑。心肌有缺血性損害時,其治療與腦梗死相似,可給予擴容劑、抗血小板聚集劑、溶栓劑等。3.藥物治療臨床觀察發現,大多數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對腦-心綜合徵的心律失常無效。近年來有報導,用鉀鹽和腎上腺素能β受體阻滯藥獲得良好療效。
預後
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異常的Q波是預後不良因素,室顫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預防
1.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2.保護心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