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脾兩虛

肺脾兩虛英文名稱:deficiency of both lung and spleen定義:肺脾精氣俱虛,肺失宣降,脾失健運的病理變化。

證候名。多指肺脾氣虛。脾屬土,肺屬金,脾肺為母子關係,母病可及子,子病盜母氣,二髒相互影響而同病。症見久咳不止,氣短乏力,痰多清稀,進食減少,腹脹便溏,甚則足面浮腫,舌淡苔白,脈虛弱。治宜補脾益肺。

概述

脾肺兩虛,病證名。即脾氣不足兼有肺氣不足。脾主運化,飲食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養全身,二者關係至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響,兩髒同病。臨床表現面色少華、手足不溫、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氣、痰多,舌淡嫩苔白,脈虛或虛數等證候。治療多以補脾益肺法,脾氣旺則肺氣易復,即為培土生金法

臨床表現

脾氣虛與肺氣虛兼併存在,臨床以咳痰清稀,倦怠乏力,腹脹便溏為主要表現的證。廣義的脾肺兩虛,包括脾肺氣虛及脾肺陰虛兩種類型,但由於脾、肺生理特點所致,臨床所見的脾肺兩虛多為脾肺氣虛。本證常見於久嗽、哮喘、肺癆,以及西醫的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疾病。

引起脾肺氣虛的原因很多,凡能導致肺氣不足,或脾氣虧虛的各種因素,都可能成為脾肺氣虛的致病原因。年老體弱,肺氣不足,或久病咳喘,耗傷肺氣,肺氣先虛,不能助脾運化水谷精微,久而聚濕為痰飲;或肺氣虛,通調水道失司,不濕困脾,健運失職,皆可為肺虛及脾,而成脾肺兩虛證。若飲食不節,脾氣受損,或勞倦內傷,脾氣虧虛,則不能生化水谷精微以養肺,所謂“土不生金”,致脾肺兩虛;同時脾運不健,水濕易於停聚,而為痰濕阻肺,此皆為脾虛及肺,而成脾肺兩虛。因此,脾肺兩虛有肺虛及脾、脾虛及肺之不同。
 脾肺氣虛的臨床表現包括肺氣虛與脾氣虛兩個方面。肺氣不足可見久咳不止,氣短而喘;水津不布,聚濕生痰,痰多色白而清稀。脾氣虧虛,運化失職,可見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面浮肢腫。故脾肺氣虛常有聲低懶言,疲倦乏力,面色白,舌淡,苔白,脈細弱等功能活動低下之象。

脾肺氣虛證的治療以補脾益肺為原則,可選用參苓白朮散、六君子湯等方劑再加細辛、乾薑、五味子等。本證常因氣虛,衛外失護,易感外邪,或病久累及腎臟,腎不納氣、氣不歸元形成脾肺腎三髒俱虛之證。 

原因

1、不合理的飲食2、睡眠沒規律3、自然界。

症狀

嗅覺差,鼻涕粘白,鼻塞,時輕時重,頭昏而脹,氣短懶言,全身倦怠,食少腹脹,舌苔薄白,脈緩。

治療

主證:面白清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乾咳、盜汗、午後潮熱、顴紅、舌質淡或稍紅、苔薄白或黃、脈細無力。治法:養陰清肺,健脾益氣。

方藥:參苓白朮散加味。

黨參10克,北沙參15克,白朮10克,雲苓10克,甘草5克,扁豆15克,淮山12克,生苡仁5克,款冬花8克,紫苑8克,百部10克,黃精10克。

方解:本方以參、術、苓、草治療脾胃之虛的四君子湯加補脾的淮山藥,扁豆,理脾滲濕的生苡仁,滋陰清肺的北沙參,再加上有抗結核作用的款冬花、紫苑、百部、黃精。

加減法:氣虛加北芪12克。如有咯血可用犀角地黃湯(犀角5克先煎,熟地12克,赤芍10克,丹皮8克),加茜草10克,側柏葉10克,仙鶴草10克,三七3克,白芨15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