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皮膚病,病變多局限於肛門周圍皮膚以肛門部皮膚起丘疹、瘙癢、滲液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特點,與西醫病名肛門濕疹基本相同。
病機
本病由脾胃濕熱,外受風邪,相搏而成。如風盛則瘙癢不止,濕盛則糜爛流水,風濕互結,發為風濕瘍。如日久濕邪凝滯,耗傷陰血,肌膚失養,則見皮厚如革,乾枯皸裂,發為頑濕。總之,急性者多因風濕熱客於肌膚而成。慢性者,則多為血虛風燥或脾虛所致。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根據皮損表現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1.急性濕瘍:發病急,病程短,初起時肛門皮膚損害可有紅斑、丘疹、滲出、糜爛、結痂、脫屑等。輕者微癢,重則瘙癢劇烈,難以忍受,呈間歇性或陣發性發作,夜間增劇。
2.亞急性濕瘍:由急性濕瘍遷延不愈而來,病情較緩慢,水皰不多,滲液少,尚有紅斑、丘疹、鱗屑、痂皮、糜爛等。
3.慢性濕瘍:由急性或亞急性濕瘍日久不愈轉變而成,肛門皮膚增厚粗糙,呈苔蘚樣變,彈性減弱或消失,伴有皸裂,顏色棕紅或灰白色,皮損邊界不清楚,瘙癢劇烈,病程較長,常久延不愈,反覆發作。
病證鑑別
肛腸癢:肛門皺襞肥厚,可見苔蘚樣變,可有放射狀皸裂,多數無滲出,僅見乾性抓痕及血痂。
相關檢查
診斷本病還可依據查血常規: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可能增加。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病的辨證,當首辨虛實,細察正邪之盛衰。實證多以濕熱為主,夾有風邪,舌苔膩,脈弦滑。虛證則多因血虛風燥,舌淡尖紅,苔少,脈細數。其次當辨寒熱,寒證滲液色清無味,病程纏綿,舌淡,苔水滑。熱證滲液色黃味臭,發病急,舌紅,苔黃。第三當辨瘙癢,瘙癢劇烈,皮損紅腫,多為濕熱;瘙癢日輕夜重,皮損結痂、鱗屑,多為血虛挾風。
治療原則
本證的治療,當在辨清證之寒熱虛實的基礎上,分別採取清熱利濕、養血潤燥、健脾益氣的方法。切記以胃氣為本。
證治分類
1.濕熱下注證
主證:起病較急,皮損為潮紅、腫脹、糜爛、滋水浸淫成片,結痂。伴有瘙癢或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者
治法: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代表方:萆薢滲濕湯加減
常用藥:萆薢、車前子、茯苓、蓮子心、菖蒲、黃柏、丹參、白朮、地膚子、龍膽草。
2.血虛風燥證
主證:皮損肥厚,呈苔蘚樣變,色索沉著,結痂脫屑等,或伴有頭昏乏力,腰酸腿軟。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無力。
治法:養血潤燥,清熱祛風。
代表方:滋陰除濕湯加減。
常用藥:制首烏、白朮、車前草、澤瀉、白鮮皮、桃仁、花粉、當歸、蟬蛻、防風、丹皮、銀柴胡、苦參、白蒺藜。
3.脾虛濕盛證
主證:肛周皮膚粗糙肥厚,伴有少量滲液,味腥而粘,皮膚表面因抓搔而產生抓痕和出血點,伴有鱗屑。口渴不思飲,大便不乾或便溏、腹瀉。舌淡,舌體胖,舌邊伴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緩或滑。
治法:健脾益氣,燥濕祛風。
代表方:除濕胃苓湯加減。
常用藥:蒼白朮、厚朴、陳皮、甘草、桂枝、澤瀉、豬茯苓、黨參、防己、篇蓄。
4.熱毒壅證
主證:肛周皮膚紅腫,痛不可按。皮損擴大,流膿流水。身熱惡寒,頭痛乏力,舌紅,苔白根部黃厚,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
代表方:仙方活命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防風、白正、當歸尾、陳皮、赤白芍、乳香、沒藥、連翹、公英、生甘草。
其他療法
外治法
(1)濕敷療法:急性期用馬齒莧、黃柏或蒼朮、黃柏、地榆、大黃、苦參煎水,冷卻後濕敷。或用5%硼酸溶液濕敷。
(2)浸洗療法:慢性期用苦參湯或蛇床子、蒼耳子、荊芥、白蘚皮、枯礬,煎水浸洗。
(3)敷貼療法:用青黛膏或硼酸氧化鋅軟膏、膚輕鬆軟膏,敷貼。亦可用青黛散外敷。
針灸法
針刺取主穴:血海、三陰交、會陰。配穴:脾虛配足三里、關元;瘙癢甚配太溪、長強。採用平補平瀉針法,每日1次。
轉歸預後
本病若早期診斷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轉為慢性者,病程一般較長,常延久不愈,反覆發作。
預防調護
避免再刺激:常見的刺激,外源的有搔抓、摩擦、肥皂洗、熱水燙、用藥不當等。內源的有飲用濃茶、咖啡、酒類,或食用辣椒、魚、蝦、蟹、牛奶等。
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記載:“此證初起如粟米,而癢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隨處可生。由脾胃濕熱,外受風邪,相搏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