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肖坤冰,女,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人類學博士。
2010年6月畢業於廈門大學民族學與人類學系,獲人類學博士學位。
2014年9月-2015年9月:英國牛津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
物質文化研究、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人類學視域下的茶文化研究等。
開設課程
文化遺產學、民間信仰研究、旅遊人類學、文化人類學
主持課題
(1)中國節日影像志·苗族苗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子項目,2013年;
(2)民族旅遊預開發區的文化保護預警研究——以汶川龍溪鄉阿爾村為例,四川省哲學社科課題重點項目,2010年;
(3)久安古茶樹的歷史人類學考察,貴州貴茶集團橫向合作課題,2012年;
(4)人類學視域下的貴州茶文化研究,貴州貴茶集團橫向合作課題,2014年;
主要成就
茶葉的流動
專著:《茶葉的流動——閩北山區的物質、空間與歷史敘事(1644-1949)》,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主要內容:17世紀以來,最早由我國閩北山區流入西方世界的茶葉,是導致近代中西衝突與社會變革的關鍵性物質之一。在近代閩北山區以茶葉產銷為中心的區域社會發展過程中,實際上包含著兩股文明之流的逆向流動:一方面是中國茶葉向西方世界的傳播,尤其是武夷紅茶在英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在原產地崇安縣,英國人對正山小種的熱捧,調整和重塑了閩北山區的空間結構及當地人的文化圖式;另一方面,來自於西方的民族國家制度作為一種“文明”產物自晚清以來就對傳統中國造成巨大衝擊。在近代閩北山區以茶葉產銷為中心的區域社會發展過程中,構成區域社會動態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並不僅僅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市場網路的形成,它還同時受到本地的歷史敘事、海外市場對武夷茶“意義”的重塑、社區中的儀式傳統、王朝國家力量、各種利益群體之間的權力博弈等各種綜合性因素的影響,因而必須將這一過程置於王朝、國家、政治、經濟、民俗社會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來加以把握。
人行草木間
專著:《人行草木間——貴州久安古茶樹的歷史人類學考察》,貴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主要內容:該書從“歷史人類學”的角度,以“久安古茶樹來源之秘”為線索,通過檔案整理和實地考察,透過茶葉看歷史,展現明末以來黔中地區的社會結構與民眾生活變遷。
影視人類學
作品:《咱當苗年》(導演及腳本撰稿)
影片以視覺民族志的形式,通過對苗族村民王世高一家在2013年10月“苗年”這一特定場景下的各種“團聚”與“別離”的刻畫,展現了當前少數民族在面臨離鄉、打工、子女教育、老人留守與祖先傳統之間的掙扎與徘徊,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本片入圍“2015年中國民族題材紀錄片影展”,並為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
主要論文
迄今為止,已在各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部分論文如下
(1)《遺產化生活中的自主力量——一個苗族村寨的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歷程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
(2)《直視不可見:中國與西歐地獄審判中的兩種“可視性政體》,《民俗研究》,2014年第3期;(第二作者)
(3)《農村青年外出務工與婚姻習俗的變遷——以廣西賀州一客家家庭為個案的研究》, 《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第一作者)
(4) 《“山場”與“岩韻”:茶香之中的“文化圖式”——對閩北山區的空間結構之形成過程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5)《岩茶產制中的“技”與“術”——兼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手工藝”》,《民俗研究》,2013年第6期;
(6)《行業信仰、祭祀組織與地方社會——以晚清民國時期四川夾江縣“蔡翁會”為中心的考察》,《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7)《媒介參與:大眾傳播語境下的羌族族群性建構——以5·12汶川地震後川西羌區為考察中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9期;
(8)《第五屆民族研究西南論壇會議綜述》,《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9)《漢學人類學視域下的民眾日常生活——芝加哥大學教授雅各布·伊弗斯專訪》,《民族學刊》,2012年第2期(第二作者);《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2012年第4期;
(10)《民族旅遊預開發區的文化保護預警研究》,《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11)《鐵路、邊境與現代性——以20世紀初期滇越鐵路上的邊境口岸“河口”為中心的考察,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9期;
(12)《飲食人類學研究述評》,《世界民族》,2011年第3期;(第二作者)
(13)《型塑中國社會:民國時期華西協合大學社會學系的城市工作》,《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5期;(第二作者)
(14)《貴州雷山縣苗語電視劇調查》,《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