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主要鑑別診斷:①傳音性耳聾:V波反應閾提高但閾值潛伏期在正常範圍。聲波潛伏期—強度函式曲線向右移位。②梅尼埃病:有重振的耳聾表現為V波閾值提高,但在閾上20dB以內的聲刺激時,潛伏期就縮短,並達正常值;③聽神經瘤:I—V波間隔延長或V波消失,但若患者I波不能明確肯定時,則假陽性率很高,此時應結合耳蝸電圖綜合分析,則可提高診斷準確率。兩耳I-V間隔差大於0.4ms,或一側I-V間隔大於4.6ms(應考慮年齡及性別因素),則提示有蝸後病變;④診斷腦幹病變:多發性硬化、腦幹血管病變和腦幹腫瘤等同樣可引起誘發電位的振幅減小、潛伏期延長或波形消失,應結合病史及有關檢查進行鑑別。功能性聾和偽聾:可客觀評估聽閾,但需注意短潛伏期電位和短聲檢查容易低估低頻域殘餘聽力。
相關詞條
-
多頻穩態聽覺誘發反應
多頻聽覺穩態誘發反應:是由多個頻率持續的即穩態的聲音刺激信號誘發而產生的通過頭皮記錄到的電位反應。穩態聽覺誘發反應是由調製聲信號引起的,反應相位與刺激相...
刺激聲 目的 方法 由來 反應波 -
發作性共濟失調
發作性共濟失調是一類少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主要表現為自限性小腦功能障礙幾乎不伴固定的或進行性神經功能異常。人體的正常運動是在大腦皮質運動區,皮質的基...
概述 病因 機理 診斷 鑑別 -
部分性發作癲癇
部分性發作 (partial seizure) 也稱局灶性癲癇發作(focal seizures)臨床及腦電圖最初改變提示,大腦半球某部分神經元首先被激...
流行病學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診斷 -
疼痛性眼肌麻痹
疼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 syndrome)亦稱為Tolosa-Hunt綜合徵,是一種可以緩解和復發的一側性ⅢⅣ、...
病因 臨床表現 診斷 檢查 預後 -
部分性發作
部分性發作是最先的臨床和腦電圖變化指示開始的神經元群病理活動限於一側大腦半球的某個部分。部分性發作的進一步分類主要基於是否存在意識障礙,以及是否進行為繼...
分類 發病機制 治療 -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於咽鼓管(是一個使鼻咽腔和中耳腔相通的管子,起著調節中耳氣壓的作用)不通暢或阻塞後等引起的以傳導性聾和鼓室積液的病理改變,並出現耳悶、聽...
疾病病因 疾病病理 臨床表現 疾病危害 檢查 -
痛性眼肌麻痹
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 又叫Toloas-Hunt綜合徵,是發生在海綿竇,眶上裂的特發性炎症,是一種可以緩解和復...
概述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併發症 -
反射性癲癇
反射性癲癇,是由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刺激,通過丘腦-皮質系統的激活,反射性地引起癲癇發作,臨床上多表現為強直-陣攣發作、肌陣攣發作、強直性發作等。
概述 誘發因素 刺激誘發的反射性癲癇 臨床症狀 臨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