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漢語音韻學是中國獨有的一門科學。也叫聲韻學,在普通語言學裡叫歷史語音學,通常就稱為音韻學。它是研究漢語史上語音情況和它的發展的學科。其目標為,在漢語方言,隋朝和唐朝的反切系統的基礎上,探測古漢語的發音如何,以及古今發音的演變規律。音韻學的研究最注重中古漢語(隋唐)和上古漢語(戰國)兩個時代。
具體介紹
漢語音韻學最初屬於傳統的語文學,後來傳統語文學發展為漢語語言學,而漢語音韻學也就成為了其中的一門分支學科。
明朝學者陳第最早提出詩經押韻不準是因為當時的發音和現代的不一樣;但是清朝的顧炎武才是試圖分析古代音韻的第一個學者
分類
清朝學者將漢語音韻學分為:
古音學:研究先秦時期的上古音
今音學:研究《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
等韻學:用圖表來分析語音的發音原理和類別
現代學者則將漢語音韻學分為:
斷代音韻學:對各個歷史時期語音的研究
歷代音韻學:對語音發展的研究
二者統稱為漢語音韻史
研究資料
漢語音韻學主要是通過對古代遺留下來的音韻學資料進行研究。但是由於漢字不是拼音文字,研究起來與其他語言有一些不同。
漢語音韻學研究的資料有:
韻文:包括歷代的詩詞歌賦
反切、韻書、韻圖
現代漢語方言
對音
三十六字母
用途
漢語音韻學最重要的是幫助閱讀古代的文獻。另外對於歷史學、考古學、文字學、文學史、民族學、敦煌學、中亞學等學科的研究可以提供可靠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