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說明
斷代音韻學
在音韻學中,現代學者則將漢語音韻學劃出的一個分類-----斷代音韻學:
對其研究
歷史
漢語音韻學最初是傳統中國語言學即國小的一個分支學科。“國小”在周代的意思和現代一樣,也是指供孩童讀書的地方。因為孩童入學先學讀書寫字,到了漢代,人們就把研究漢字的學問稱做了“國小”。另外,古人研究漢字的目的是為了讀懂經書,因此研究漢字的學問被看做是經學的附庸,這也是“國小”得名的一個原因。[1]
明朝學者陳第最早提出詩經押韻不準確,是因為“古今音變”;但遲至明末的顧炎武才是試圖分析古代音韻的第一個學者。
分類
清朝學者將漢語音韻學分為:
古音學:研究先秦時期的上古音
今音學:研究《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
等韻學:用圖表來分析語音的發音原理和類別
漢語語音史分期、研究材料和音韻學門類表[2]
分期朝代主要材料成果名稱門類
上古周、秦、漢《詩經》等韻文、形聲字上古音古音學
中古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切韻》、《廣韻》、韻圖中古音今音學
近古元、明、清《中原音韻》近古音北音學
其它唐——清韻圖等韻學
現代學者則將漢語音韻學分為:
斷代音韻學:對各個歷史時期語音的研究
歷代音韻學:對語音發展的研究
二者統稱為漢語音韻史。
研究方法
漢語音韻學研究漢語的古音。現有的古音知識是利用大量的文獻材料和非文獻材料,通過多種方法研究出來的。由於漢字不是拼音文字,研究起來與其他語言有一些不同。
漢語音韻學最重要的研究資料是古代專門的韻書、等韻圖等音韻著作,因為它們包含完備的音系框架。重要的古代音韻著作:廣韻、中原音韻等。
此外,還有間接的古音資料如:
歷代韻文的押韻情況、諧聲字、假借字
現代漢語的各個分支(方言/獨立語言)的語音狀況
其它語言,主要是接受漢語古音較多的韓語、越南語、日語
古代翻譯自其它語言的文字資料,如佛經
漢語音韻學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韻書、等韻圖性質、體例、功用、三十六字母
以韻母成分為條件分析出的單位:韻、韻部、韻系、攝、開合、四等
字母分類的概念:五音、清濁
從文獻材料考證古音的基本途徑,如詩文押韻字的歸納方法、諧聲字的演繹方法。
擬測古音音值的方法。
漢語音韻史
主條目: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
漢語音韻學的研究對象——歷代漢語音系及其發展過程——構成了漢語音韻史。目前學術界的共識為,將漢語音韻史分為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三個時期(但如何分期,上下限如何,學界看法並不一致)。每個時期都有其代表音系,上古、中古、近古的代表音系分別是詩經音系、廣韻音系和中原音韻音系。
這並不是說,這些時期自始至終、從南到北,無一例外地使用同一個音系的語音。漢語的語音是在一直演變著的,某一具體年代的代表音系可能與當時的語音差別很大,例如在《廣韻》撰寫成稿的北宋時期的語音,與《廣韻》里所反映的語音已經相差很遠了;漢語在不同地域的巨大差異也一直存在,但由於古音資料之匱乏,音韻學在研究或談及某個具體年代的漢語語音時,往往只涉及該年代所具有的有代表性、為韻書等所紀錄之語音音系即讀書音,一般不涉及方言。
研究古漢語音韻,就必然涉及到通用語語音狀況。但是讀書音與全國通用語(或者說共同語)的實際語音狀況,並不一定相同。明清時期的通用語是官話,清末官話採用北京音可確定,但在此之前,究竟是金陵音、北京音、洛陽音,各家的說法並不相同。
而更早的時候,如唐宋之際的中古時期,甚至連是否存在通用語(可能存在的稱呼有通語、雅言、雅音等),是否有標準音,標準音以什麼地方的語音為依據這些基本的問題,學術界都有爭論。例如,作為中古代表音系的廣韻音系(包括《切韻》、《韻鏡》等),一部分學者,如馬伯樂,認為很可能是以唐代長安方音為基礎;而另一部分學者,如羅傑瑞和柯蔚南,則認為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並認為唐代長安音未必是全國通用語。
先秦音韻史
主條目:先秦音系
[編輯]漢代音韻史
主條目:漢代音系
[編輯]六朝音韻史
主條目:晉代音系
[編輯]隋唐音韻史
主條目:隋唐音系
宋代音韻史
主條目:宋代音系
宋代的漢語官話發生重大變化,就是入聲漸漸消失。
宋代大量的韻書仍舊記載了入聲字,連帶民間出版百科全書《事林廣記》的《初學類》也記載著“字有四聲:平聲者哀而妄,上聲者厲而舉,去聲者清而遠,入聲者直而促”。不過,似乎這些只是來自唐代韻書的承傳,是書本知識與及誦讀唐詩所需。學者從宋代人的詩詞發現到入聲正在漸漸消失。第一步是-k與-t 合一,同與陰聲韻(-ø,即以元音收尾,並無其他輔音)相配對押,而-p與-m對押。第二步是-k,-t與-p都變成了-ʔ。最後一同消失。
陰聲:-ø 純元音收尾
陽聲:-m,-n,-ŋ
入聲:-p,-t,-k
中古漢語是-m與-p押韻、-n跟-t押、-ŋ與-k押。民國學者周祖謨指出,在《廣韻》之中-t及-k是不與陰聲韻相承,但到了北宋邵雍《聲音唱和圖》卻是將入聲配入陰聲韻,證明入聲開始消失。 事實上,此時的-t與-k已經弱化為-ʔ,只有-p仍舊保留、仍然與-m對押。
到了金末文學家元好問《飲酒》一詩,適、夕、德三個-k入聲字已跟-p入聲字“濕”相押,似乎連-p亦已弱化為-ʔ。[3]
至此,入聲全部弱化,已經接近消失。今日,閩語、客家話和粵語仍完整的保留有-p,-t,-k三種尾音的入聲,吳語仍保留了弱化入聲-ʔ。官話之中,只有晉語保留了-ʔ,下江官話及西南官話有部份地區仍留有-ʔ。但官話語區絕大部份是完全丟失了入聲。
元代音韻史
主條目:元代音系
元代的音韻書有一猛躍,就是《蒙古字韻》的出現。此書仍是韻書,但卻標有八思巴字拼寫的漢語。由於八思巴字是來自藏文,藏文來自七世紀的梵文,八思巴字是繼承了梵文字母千年的經驗、藏文字母數百年的經驗。過往漢字只能用反切來模仿字音,只能較順利地分拆出聲母——首輔音,但韻母部份卻是介音、元音與尾輔音混合不分,漢字一直未能分拆成字母,代表漢語音韻學未臻化境。但《蒙古字韻》卻清楚寫下了如何用八思巴字母拼寫漢音,即是說漢字已經第一次被成功拆解。這也是何以元代文人儒生對八思巴字如此推崇。不過,八思巴字未能拼出漢語的聲調。而且,元朝滅亡後,八思巴字被廢棄,無人再學習研究。漢語音韻學從此錯過了一個躍進之機。一直要等到葡萄牙傳教士來華,漢語才再被完美地拆解。
元代有一本專為編寫北方戲曲的音韻書,是周德清的《中原音韻》。由於它並非是為了古典文學而成,學者都相信《中原音韻》代表了元代北方漢語。
元代的漢語北方官話終於失去入聲。《中原音韻》的四聲是平聲陰、平聲陽、上聲、去聲。入聲消失,分派到了平、上、去聲。[4]
元代的漢語北方官話更開始丟棄-m韻尾。明朝將元朝逐回大漠,占領元朝首都大都(北京),獲得了蒙古王室世代相傳的金匱之書——《蒙古秘史》。朱元璋為了訓練通曉蒙古語的翻譯人材,命令投降明朝的那些通曉蒙古語的色目人篡寫教材,用精細地用漢字標蒙古辭彙的發音,編成了蒙漢對照的生字表《華夷譯語》;更將《蒙古秘史》用同樣方法——漢字意譯、標音,寫成《元朝秘史》一書。
現代學者從《元朝秘史》的蒙漢對譯發現部份-m字已經開始消失。比如蒙古語靜動詞的過去時態後綴-qsan,在書中有時竟音譯為“黑三”。“三”的中古漢語是sam,今日粵語客家話仍然保存-m音;但官話是san。換句話說,元末明初,“三”在北方話已變成san,-m開始轉為-n。但總的來說,元末北方話還保留著侵尋、監鹹、廉纖這些-m收尾音。[5]
明清音韻史
主條目:明清音系
功用
學習古代漢語語音,有助於了解現代漢語語音的來歷,從而對國語/國語語音以及本地區的方言語音有更深入的認識;音韻學還對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有所幫助。
漢語音韻學最重要的是幫助閱讀古代的文獻。另外對於歷史學、考古學、文字學、文學史、民族學、敦煌學、中亞學等學科的研究可以提供可靠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