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訓釋義
聲訓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時常可以見到。漢代套用較廣,劉熙的《釋名》就是聲訓的專書。當時的聲訓,有時是出於主觀臆測,尤其是關於事物命名的解說,不可盡信。直到清代,才有了較為精密的方法,運用“因聲求義,音近義通 ”的原理來研究訓詁,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聲訓起源詳解
——從語詞的聲音方面推求詞義的來源,以音同或音近的詞為訓,說明其命名之所以然的訓詁方式。也稱音訓。聲訓起源很早。如《易經》:“乾,健也”。“坤,順也”。“夬,決也”。“坎,陷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這些都是聲訓。到漢代,套用較廣。漢末劉熙又作《釋名》一書,專門用聲訓解說詞義。從釋詞與被釋詞在聲音方面的關係來說,聲訓約可分為4種:
①同音。例如,“景,竟也,所照處有竟限也。”“晷,規也,如規畫也。”“土,吐也,吐生萬物也。”“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
②雙聲。例如,“星,散也,列位布散也。”“火,化也,消化物也。”“木,冒也,華葉自復冒也。”
③疊韻。例如,“山中叢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轂,埆也,體堅埆也。”
④音轉相近。例如,“船,循也,循水而行也。”“癬,徙也,浸淫移徙處日廣也。故青徐謂癬為徙也。”“鼓,郭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轡,拂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
可取之處
這4種聲音關係主要從形狀、性質、現象、功用和人所感受等各方面加以推陳,以說明事物命名之所以然,其中也自有可取之處;然而每個名號各自為說,且又多出於主觀推測,不盡可信。如《釋名》說:“山,產也,產生物也。”《說文》說:“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義相近而不相同,難以抉擇其是非。不過利用這些材料可以考查古音,取其因聲求義的辦法以探求語源。清代的訓詁學家受《釋名》的影響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