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心靈透視

聖人心靈透視

《聖人心靈透視》通過透視聖人的心靈,詳細分析了聖人的學說和意圖,發現他們的學說實際上代表著人類曾經進行的第二次選擇。今天,人類既能夠創造美好的未來,又能夠毀滅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並且還有能力在不遠的將來離開地球。這就意味著,人類正面臨第三次選擇。《聖人心靈透視》目的是希望通過對老子、“上帝”、釋迦牟尼、孔子等聖人的思想的分析與描述,為人類做出第三次選擇時提供一些參考。有必要指出的是,人類的選擇與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每個人的未來都與他現在的選擇有關,人類的未來則與人類現在的選擇有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裡所謂的“間接信息”,乃是一種符號作業系統,使用者通過符號來達成某種行動目的。例如,對人的大腦來說語言文字就是間接信息。對細胞來說,DNA、RNA和某些蛋白體(蛋白酶)等分子信使或分子指令就是間接信息,目標是製造某種蛋白質或者其他所需要的化學分子,而使用者則是細胞膜智力信息系統。

作者簡介

重構(王紅旗),1946年10月出生於河北涿鹿趙家蓬,1970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原子核反應堆工程專業,此後長期從事技術工作、科學技術管理工作和專利發明、學術研究、文化創作,在諸多學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學術研究成果:撰寫書稿50餘部,陸續在海內外出版專著20餘部;創建可以取代達氏進化論的智因設計進化論;創建可以減災造福人類的人造地形氣候學;歷史上第一次全面考證《山海經》(人類最早的大規模國土資源考察記錄)的地理方位,與畫家孫曉琴合作復原繪製出再現4200年前華夏文明景觀的42平方米巨畫《帝禹山河圖》;率先提出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人類生存原則;積極倡導在繼承和弘揚國學、吸收和借鑑西學的基礎上,21世紀的中國人要自主創建新科學知識體系(華學),勇於和善於向世界輸出中國人的文化、思想和理論。

目錄

序篇人類的選擇

一、第一次選擇

1.選擇的必要

2.選擇的性質

3.自然選擇

4.人類的第一次選擇

二、第二次選擇

1.人之上升

2.人之痛苦

3.人類的第二次選擇

第一篇老子的沉思

一、老子的身世

二、《道德經》涵義源始

1.道可道

2.天下皆知美

3.不尚賢

4.道沖

5.穀神不死

6.天長地久

7.上善若水

8.載營魄

9.五色

10.視而不見

11.古之善為士者

12.太上

13.絕聖棄智

14.唯之與阿

15.孔德之容

16.有物混成

17.知其雄

18.將欲取天下

19.以道佐人主者

20.道常無名朴

21.將欲歙之

22.道常無為

23.上德不德

24.反者道之動

25.上士聞道

26.天下之至柔

27.道生之

28.天下有始

29.善建者不拔

30.含德之厚

31.以正治國

32.其政悶悶

33.治人事天

34.治大國若烹小鮮

35.道者萬物之奧

36.為無為

37.古之善為道者

38.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39.天下皆謂我道大

40.用兵者有言

41.吾言甚易知

42.勇於敢則

43.民不畏死

44.民之飢

45.天之道

46.天下莫柔弱於水

47.小國寡民

48.信言不關

第二篇上帝的意圖

一、上帝的身份

二、《舊約全書》的涵義源始

1.人類被逐出樂園

2.遷往流著奶和蜜的地方

3.祭儀衛生禧年

4.摩西的苦心經營

第三篇佛祖的夢幻

一、佛祖的一生

二、釋迦牟尼的選擇

三、成佛之路

四、成仙之路

1.神仙的定義

2.幻想的成仙之路

第四篇孔子的奔波

一、孔子的生平

二、《論語》記述的人類選擇

1.君子與小人

2.仁與禮編織的人類社會

三、先秦諸子

1.孔子與孟子:在民主理念上,孔子不如孟子

2.老子與墨子:在社會實踐上,老子不如墨子

3.莊子與惠子:科學精神在中國的流失

4.孟子與荀子:人性善惡的本質

四、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未來篇第三次選擇

一、預測與選擇

二、人類的第三次選擇

……

文摘

45.民之飢

民眾為什麼會飢苦,那是因為當政者的賦稅太苛重,生產的物品食糧大部被迫交出,當然就吃不飽穿不暖了。民眾為什麼難以管理,那是因為當政者好大喜功,滋事擾民,民眾不得不反抗,當然就難以管理他們了。民眾為什麼把死看得那么輕呢?那是因為當政者太看重自己的生命了,為了自己的厚生而不顧民眾的死活,民眾已經忍無可忍了(不反抗也會餓死),反抗而死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因此,當政者如果不以己生為當政的目的,他的名聲要比珍貴己生的人更好一些。

按:老子的社會思想,是從如何治理社會的角度出發的。因此,難怪有些學者會認為《道德經》是為帝王提供權謀之術的。其實,老子並不贊成當政者以智巧、權謀對付百姓,他反覆勸導當政者要無為而治,也就是說給百姓以充分的自由,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可惜,當政者並沒有接受老子的意見,社會狀況每況愈下。

因此,我們懷疑本章並非泛泛而論,而是有感於現實而發。老子的建議,君王沒有採納,結果饑民越來越多,民眾的反抗行動此起彼伏,即使採用嚴厲的死刑也無法把民眾的反抗運動鎮壓下去;到這個時候,君王才感到恐懼困惑,他有可能去請教老子,老子的回答便是本章(也許還包括其他章)的幾句話。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本章最後一句話“是賢於貴生”,體味到當時的場景;老子實際上是說:“你若能夠減少一己的奢欲,那么還是可以獲得好名聲的(暗示民眾不會打倒他)。”如此一來,我們很懷疑老子是否是一位坐而論道的清談學者,他更像一位精神領袖,或許對民眾的反抗運動還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