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1190~1244)
正文
13世紀蒙古國大臣。字晉卿。契丹人。遼太祖耶律億九世孫。父耶律履,仕金,官至尚書右丞。楚材世居金中都(今北京),自幼就學,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金章宗時曾任開州同知,宣宗時任左右司員外郎。1215年,蒙古軍攻占中都。1218年,成吉思汗召耶律楚材至漠北,次年同行西征。耶律楚材追隨成吉思汗多年,被當作書記官和占卜星相家使用,雖為親近,但未能施展其才。成吉思汗去世,拖雷監國期間和窩闊台即位後,他日益受到重用。1231年,任掌漢文字的必闍赤長(漢人稱為中書令或中書侍郎),於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於中原封建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的政策與措施。
在經濟方面,楚材通過在中原設立十路課稅所,每年為蒙古政權徵收到大量財賦。他阻止蒙古貴族改農田為牧場的企圖;建議把漢族武裝地主私占的奴隸、農奴和蒙古諸王大臣將校的驅口收為國家編戶;勸阻大規模屠城,保護了大量社會勞動力;反對蒙古貴族的苛征暴斂,反對西域商人對人民的高利貸剝削和漢、回商人的撲買課稅剝削制度。他的主張有一部分得到實施,使多年來遭到戰爭破壞的中原漢地社會經濟初步得到恢復。
在政治方面,楚材既反對蒙古諸王功臣"裂土分民",又限制割據各地的漢族武裝地主所掌握的軍、政、司法、經濟權力,制定和實行了一些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如定君臣禮、五戶絲制(見科差)、軍民分治制等。 在文化方面,楚材推行了保護、優待、任用儒士的政策。1230年,由他奏請後任用的十路課稅正副使共二十員,都是儒士。1238年,奏請在中原諸路舉行儒士考試,選取儒士四千零三十人,這些中選儒士有不少人後來成為元世祖時名臣。
在窩闊台晚年及去世之後,皇后乃馬真氏寵信奧都剌合蠻等,耶律楚材漸被排擠。不久,抑鬱而死。
耶律楚材的著作有詩文集《湛然居士集》、《西遊錄》及《庚午元歷》等。
參考書目
王國維:《耶律文正公年譜》,《海寧王忠愨公遺書》內編,1927。
韓儒林:《耶律楚材在大蒙古國的地位和所起作用》,《江海學刊》1963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