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約1190~約1244)

“色”是無自性的“幻有”,得出了“世事空”的結論。 這就是說,“真空”與“幻有”,取決於一心。 他所謂的“行文教”,就是以儒家的“仁政”治理天下。

耶律楚材(約1190~約1244)

正文

中國元初政治家、思想家。姓耶律氏,名楚材,字晉卿,自號湛然居士,法號從源,諡號文正。契丹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九世孫。其父耶律履為金章宗所器重,官至尚書右丞。耶律楚材本人曾任金宣宗燕京留守行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金宣宗貞祐年間(1214~1216),蒙古軍隊攻占燕京,始歸元太祖成吉思汗。隨即應詔扈從西征,充當成吉思汗政務顧問達十載。1229年元太宗窩闊台汗繼位後,耶律楚材任中書令,直至病故。他學識淵博,才能出眾,為人處事艱苦簡約,公允剛正。他的歷史功績,在於佐助太祖、太宗奠定了元朝的文治基礎。遺著有《湛然居士文集》和《西遊錄》。耶律楚材的思想兼取儒釋道三家,他說:“若夫,吾夫子之道治天下,老氏之道養性,釋氏之道修心,此古今之通議也,舍此以往皆異端耳。”又說“窮理盡性莫尚佛法,濟世安民無如孔教”。在本體論上,楚材力主“佛祖權實透色空”之說,並明示世人能了結此理者唯有一心。認為生死不定、 變化無常的現實事物 “色”是無自性的“幻有”,得出了“世事空”的結論。然而他又認為“真空不空”、“真空境界本如如”。這就是說,“真空”乃是永恆的實體。“真空”是“幻有”的本質,“幻有”是“真空”的現象,“真空”決定“幻有”。在他看來,由於世人不明是理,故深受“幻有”之苦而不能自拔。何以解脫呢?他指出,“三界唯心更無物”,宇宙唯有一心,別無他物。心動則產生 “幻有”,心靜則歸於 “真空”。這就是說,“真空”與“幻有”,取決於一心。在此基礎上耶律楚材認為,世人若能滌心息慮,“離欲”、“忘形”,乃至“無心”,即可解脫“幻有”之苦而享受“真空”之樂。這種唯心論乃是耶律楚材潔己渡人的基本哲理。為了堅定世人識空成佛的信念,他還援引老子“自然無為”之道,論證“色空”之理。在認識和修身方面,他認為修身養性是一個由“漸進”到“大徹悟”的“覺悟”過程,而實現這一認識過程的關鍵在於“養素”。關於 “養素” 之道,他認為必須掌握“立志”、“自強”、“為學”、“精專”、“明智”、“慎行”以及“西天三步遠,東海一杯深”(意即始於足下,積於點滴)等原則。關於“養素”的目的,他說:“否則卷而懷之,以簡易之道治一心;達則擴而充之,以仁義之道治四海。”在政治思想方面,耶律楚材抱定“安民致主”之志,首贊朝廷行文教,主張在創業的同時,注重守成;在振武的同時,注重興文。他認為,唯有“仁綏神震”,才能所向無敵。他所謂的“行文教”,就是以儒家的“仁政”治理天下。關於行政措施,耶律楚材“上策於朝廷,請定製度,議禮樂;立宗廟,建宮室;創學校,設科舉;拔隱逸,訪遺老;舉賢良,求方正;勸農桑,抑惰游;省刑罰,薄賦斂;尚名節,斥縱橫;去冗員,黜酷吏;崇孝悌,賑困窮”。他認為,若然,則指太平若運掌之易也。楚材的這些主張,對於元朝政治影響頗深。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