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顴草

老顴草

老鸛草為牻牛兒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3200-4300米的山地森林、灌叢和中、高山草甸。為高山花卉,花瓣紫紅色或稀為白色,花葯黑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高30-60厘米。根莖粗壯,圍以殘存基生托葉,具多數纖維狀根。蒴果長2.5-3厘米,被短柔毛。花期6-8月,果期8-9月。分布於雲南西北和四川西南。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止瀉痢。用於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為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牻牛兒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或老顴草Geranium wilfordiiMaxim. 的地上部分。別名:隔山香、雀食地榆,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夏、秋季採收。曬乾。切段生用。

老顴草 老顴草

本品源於《滇南本草》。 原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直立,木質,肥壯,外皮紫黑色,內皮肉紅色,頂端具膜質鱗片。莖直立,高15~50cm,單生或叢生,常於基部3~10cm處假二叉分枝,被向下的白色硬毛和白色透明的腺毛。葉對生;葉片圓形或五角狀腎形,長1.5~2.5cm ,寬3~5cm,掌狀5(~3)深裂至葉片的3/4~4/5,裂片菱狀楔形或扇狀楔形,邊緣在中部以下全緣,中部以上3裂,小裂片常倒卵狀楔形,頂端具2~3齒,兩面具硬伏毛和細柔毛;葉柄向上漸變短,被硬毛和腺毛;托葉小。花序腋生,總花梗長4~12cm,具2花;花梗長1~3cm, 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白色硬毛和腺毛;萼片5,卵狀長圓形,長約8mm,寬2~3mm,具3脈和腺毛;花瓣淡紫紅色,倒卵狀楔形,長1.1~1.8cm,寬4~6mm,基部具緣毛;雄蕊10,都具花葯,短於萼片;雌蕊下部被白色硬毛,疏生腺毛,柱頭5裂。蒴果長約3mm,被白毛和腺毛,成熟後心皮由基部向上反卷,將種子彈出後懸掛於中軸上,果梗在果期直立。花期6~8月,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3000m的山坡、草坪及荒地。

主要價值

藥用功效

性味:味苦、澀,性涼

歸經:歸肝、大腸經

成份:全草含鞣質(tannin)和黃酮(flavonoids)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止血,祛風濕,舒筋活絡,澀腸止痢

用法用量:9~15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或用乾品碾粉,水調敷患處。

適用:用於腸炎,痢疾,慢性胃炎,鼻衄,便血,月經過多,水煎或泡酒。外用於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