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人口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磨盤山組、趙家組、下竹箐組、新田組、李家組、楊家組、良子頭組、周家組、大路下組、張家山組、山背後組、尹家組、田心組、羅家組、師家山組、上村組、丫口組、老許組、下村組等1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34戶,共有鄉村人口2472人,其中:男性1359人,女性1113人。其中:農業人口2472人,勞動力1760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混居地,其中:彝族402人,其他民族676人。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國土面積17.04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1,409.00畝(其中:田1,200.00畝,地209.00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07.00畝,有效灌溉率為6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8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1,20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971.00畝,其中:茶葉692畝(可採摘620畝);核桃4977畝(新植100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42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00畝,其中:養殖面積3.00畝,其他面積12,938.6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447戶通自來水,有187戶飲用井水,有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31戶通電,有電視機農戶50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5%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8戶,分別占總數的35%和22%。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硬板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15輛,機車43輛。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戶。全村有19個村民小組已通自來水,有19個村民小組已通電,有15個村民小組已通路,有19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視,有19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話,有5個村民小組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1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3人,少數民族黨員24人,其中:男黨員75人、女黨員8人。2001年,該村黨支部被中共曉街鄉委員會評為“先進黨支部”;2003年,被中共雲縣委、人民政府評為“無毒單位村寨”、“計畫生育合格村”;2004年,被中共雲縣縣委、人民政府評為“科普文明單位”;2005年,被中共雲縣縣委、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基層組織”;2006年,被中共雲縣組織部評為“五好村黨組織”,同時被曉街鄉人民政府評為“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村委會由支書兼主任、副主任、文書組成。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0人。該村婦女組織1個,治安聯防組織1個。
農村經濟
2006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439.3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0.40萬元,占總收入的16%;畜牧業收入115.97萬元,占總收入的26%,其中出欄肉豬584頭,肉牛36頭,肉羊20頭,雞9200隻;漁業收入0.10萬元,占總收入的0.02%;林業收入12.00萬元,占總收入的2.7%;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134.81萬元,占總收入的31%;工資性收入18.00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3人(占勞動力的10%),在省內務工174人,到省外務工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