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背景
美軍歷來重視電子戰。美軍《作戰綱要》指出,“指揮官必須把電磁環境視為戰場的延伸並在那裡進行另一場戰鬥,這種無形的但卻非常真實的鬥爭就是電子戰”。從二戰後美軍參與的幾次局部戰爭來看,美軍已逐步把電子攻擊作戰提升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其不單在戰術上而且開始在戰略上更多地採用電子攻擊這種新的打擊手段。

著眼未來,美國空軍對電子戰能力的依賴程度將有增無減。在近幾場局部“不對稱”戰爭中,美軍空中優勢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數量眾多的地空飛彈和高炮。美國空軍現裝備的B-2A戰略轟炸機和F-117A戰鬥轟炸機雖都具有良好的隱形能力,但其速度慢,機動性能較差,在晝間使用時,還容易被目視發現。而地空飛彈的射程則越來越遠、精度越來越高、抗干擾能力越來越強,長波雷達、雙基地雷達等反隱身技術也日趨成熟,對隱形戰機的生存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由於沒有EA-6B電子戰飛機的護航,美國空軍1架F-117A隱形戰鬥機竟被南聯盟軍隊老式的“薩姆”-3飛彈擊落。這說明,美國空軍未來的F-22和F-35隱形戰鬥機在作戰使用時也仍然必須有隨隊的電子戰飛機為其護航。美國空軍《作戰條例》對此明確規定,為提高戰機的生存能力,任何作戰飛機在遂行空中作戰任務時,都必須配有隨隊電子戰飛機護航。

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電子戰飛機在戰場上的作戰效能越大,美國空軍就越尷尬。這是因為,自1996年、1998年F-4G“野鼬鼠”和EF-lllA“大鴉”電子戰飛機先後退役後,美國空軍的專用電子進攻飛機已所剩無幾。目前,美空軍直屬電子戰中隊僅有13架EC-13OH“羅盤呼叫”戰術電子戰飛機。在最近幾場局部戰爭中,美國空軍戰機在突防時更多地是依賴海軍的電子戰飛機提供電子支援,由於沒有裝備戰略電子戰飛機,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更是完全依賴美國海軍艦載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為其提供護航。美國空軍顯然不滿意這一現狀,更不希望未來還繼續依賴于海軍,因此開發戰略電子攻擊機就成為美國空軍現階段裝備建設的重點之一。
平台選擇

升級方案

研製計畫

作戰使用
根據美國空軍和海軍出台的聯合電子攻擊作戰計畫,未來的EB-52將與FA-18G共同擔當起美軍空中電子攻擊任務的重任。其中,EB-52除將繼續遂行戰略轟炸任務外,還可用於執行防區外干擾、護航干擾、欺騙干擾以及反輻射攻擊等電子攻擊作戰任務。

防區外干擾 根據計畫,對敵方進行防區之外(約360公里)的電子干擾任務,將主要由EB-52來實施。EB-52的機翼下分別掛載有一台大功率的電子干擾吊艙,可實現360°全方向覆蓋。這種吊艙長約6-12米,重達2.27噸,可產生6倍於EA-6B“徘徊者”所掛載電子吊艙的能量。而且,EB-52掛載的吊艙性能今後還會進一步提高。其第一代吊艙主要用於能夠干擾已知的、固定的雷達及發射器。2012-2014年,EB-52將採用升級後的第二代電子干擾吊艙,從而具有反應性干擾能力,既具有威脅監聽和在特定雷達頻率上用較大功率進行干擾的能力,又可對突然出現的目標進行反制干擾。不過,由於EB-52機體龐大,很容易成為現代防空武器的“獵物”,必須在防區外工作才能提高飛機的生存性,因而對干擾系統的接收機敏感度要求很高。另外,美國空軍的防區內電子干擾任務也不得不採用其他系統(如聯合無人作戰系統的電子攻擊型)。
護航干擾 又稱隨隊干擾。預計在2011年前,美國海軍艦載的EA-6B“徘徊者”仍將承擔主要的護航干擾任務。但從2009年開始,美國海軍將逐步用90架EA-18G“咆哮者”取代120架“徘徊者”。EB-52戰略電子攻擊機屆時也將承擔一些大範圍、遠距離的護衛任務,主要執行探測並干擾敵方雷達,為己方反輻射飛彈提供攻擊目標等任務。但是,EB-52受限于飛機性能,在遂行護航干擾任務時將非常吃力,其缺陷顯而易見:第一,飛行速度慢,該型機為典型的亞音速轟炸機,雖換裝了發動機,但其最大速度仍只有1000公里/時左右,很難與高性能的戰鬥機編隊飛行,因而在遂行攻擊任務時,只能依靠密切協同,按預定時間,飛抵預定空域與戰鬥機會合。第二,隱形能力差。B-52為老式的轟炸機,不僅體形龐大,而且基本未採用任何隱形技術,其雷達截面積近100平方米,敵方的先進地面防空雷達和空中預警機在400-500公里之外就能發現。第三,自身防衛能力很弱。

欺騙干擾 EB-52除將繼續採用投撒金屬箔條、發射曳光彈等傳統欺騙干擾技術外,還將在2012年前後裝備小型空射誘餌(MADL)彈干擾系統。MADL由雷聲公司研發,該系統全長2.5米,翼展1.3米,動力系統為一台TJ-50噴氣發動機,航速0.93馬赫。系統採用防區外發射方式。發射之前,駕駛員可選擇誘餌彈工作模式,確定模擬戰機的類型。飛行途中,誘餌彈靠其內置的GPS/慣性制導系統沿指定路線機動,無須繼續接受載機指令。該彈可模擬母機飛行路線和類似的無線電頻率,誘使對手暴露自己或形成誤判。在8500米的高度發射後,可按預定軌道飛行45分鐘,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實施干擾。該彈將可執行先制摧毀、反應式壓制、誘騙與飽和干擾等四大任務。美國空軍已計畫在2007-2011年期間購買1500枚MADL,用於裝備F-16、B-52和F-35等型戰機。目前,該彈每枚造價12.5萬美元,經技術改進後,每枚價格可望降至7.5萬美元。
反輻射攻擊 在對敵雷達和地面防空系統發動攻擊時,EB-52將採用GPS/慣險制導的AGM-88D“哈姆”反輻射飛彈或加裝了反輻射導引頭的先進反輻射飛彈(AARGM)。其攻擊方式有三種:一是基本的自衛方式,即在載機上的雷達告警接收機探測到輻射源信號後,由機載發射指令計算機控制發射飛彈;二是預置方式,即向已知輻射源目標的位置發射飛彈,飛彈導引頭按照預定程式搜尋、識別、分類探測到的所有輻射源,自動鎖定到預先確定的目標上,並對其進行跟蹤直至摧毀;三是隨遇方式,載機飛行過程中飛彈導引頭處於工作狀態,利用它比一般雷達告警接收機高得多的靈敏度對輻射源進行探測、定位和識別,並向飛行員顯示相關信息,由飛行員瞄準威脅最大的目標並發射飛彈。其中,前兩種攻擊方式屬於“發射後鎖定”方式,後種屬於“發射前鎖定”方式。
未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