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元,美刀,美金,都是一個意思。因為美元的英文是dollar,首音字母音近似中文的“刀”,所以慢慢演變的很多年輕人愛使用美刀,來代替美元。紙幣
1928年以前,紅蘭纖維絲分布在鈔票的正中,由上至下狹長的一條。1928年及以後各版,纖維絲漫布全版。1990年起,美元紙張中(人像左側)加入了一條被稱為“邁拉”的聚酯類高分子物質製成的安全線,安全線上有美元符號及面額數字,迎光透視清晰可見。美元正面油墨為黑色稍深,略帶灰色,背面為綠色。1934年以後各版,油墨中添加了磁物質,具有磁性真美鈔採用螢光油墨和磁性油墨等專用油墨特製,故美鈔正面右側的綠色徽記和綠色號碼,在白紙上用力擦拭後,紙上能留下“綠痕”。1996年以後發行的部分美元會隨光線角度不同而顯示一會黑一會綠。美元的主要圖案是雕刻凹版印刷,庫印及連號等為凸印。1990年版以後,下面肖像窗周圍加有縮微文字。
版面標記
在美刀紙幣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用字母、數字或者是圖案做成的標記,他們中有的是用於辨認美元紙鈔真偽的,而有的甚至只是用來宣揚宗教信仰。一般在美刀中顯著的位置(硬幣就在人物頭像的下方,紙幣上的一般位於反面中線的上方)有一句標語"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此銘刻首次出現於1864年的兩美分硬幣上。自1955年起,國會使它成為法定的國家標語。現今法律規定,所有美國硬幣和紙張鈔票上都必須使用此標語。第一次於紙張鈔票出現,是在1957年系列發行的1元“銀券”,並開始在1963年系列的“聯邦儲備鈔券”出現。庫印
美鈔下面印有國庫印記,聯邦準備券的庫印印在右邊。其他券類的庫印,1928年的在左邊,1934年版起一律改印在右邊。
早期庫印為圓形,外圍有四十個齒,每個齒粗細大小均勻,圓內一圈有拉丁文字“THESAUR AMER SEPTENT SIGIL”,圓的中心是一個盾牌,盾牌被一個倒V字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為一個天平,周圍分布有32個圓點,倒V字內有13顆五角星,下半部分為一把鑰匙,鑰匙孔為一個“T”字形,周圍有17個圓點,整個盾牌內有49個圓點。自1969年版起,庫印進一步簡化,文字改為英文“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1789”(財政部,1789),盾牌外圍的花紋取消,上半部是22個圓點,下半部是17個圓點,共39個圓點。1928年和1934年版是大庫印,直徑為20毫米,1935年版及以後各版一律改為小庫印,直徑為16毫米,圖案和文字不變。庫印的顏色有綠、藍、黃、紅、棕五種,按券類而不同。庫印的上方是首都的地名“WASHINGTON,D.C.”分析
怎么會把美元叫做“美刀”的呢?首先,“刀”可能是dollar的音譯。其次,中國古代亦曾以“刀”為貨幣,戰國時代的齊、燕、趙三國就曾流行過刀幣,“刀者,錢也”。第三,美元執世界各國貨幣之牛耳,經常在國際貨幣市場上呼風喚雨,曾幾何時,“屠龍美刀”在手的美國炒家今天砍斷“泰銖”,明天刀劈“印盾”,連“港刀”都差點兒被砍折,老美在亞洲掀起一場金融風暴,攪得周天寒徹,美元成了一把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幸虧“人刀”在鍛造過程中淬火功夫了得,增強了硬度,能跟“美刀”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