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店古鎮

羅店古鎮

羅店古鎮位於上海市寶山區西北部,南與顧村鎮為鄰,東與寶鋼、月浦相依,西與嘉定區相連,北與寶山工業園區、羅涇鎮相接,鎮域面積44.19平方公里。水陸交通發達,經濟繁榮。羅店古鎮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早在明萬曆年間,羅店已是一個物產豐富、商貿輻輳的商業大鎮;到了清康熙年間,棉花、棉布交易興隆,故有金羅店之稱。 羅店古鎮地處亞熱帶,瀕臨東海,屬季風副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羅店鎮地處亞熱帶,瀕臨東海,屬季風副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羅店古鎮位於長江口南岸,上海市北部,寶山區的西北隅,地理坐標為東經121º29′、北緯30º26′。 南與顧村鎮為鄰,東與寶鋼、月浦相依,西與嘉定區相連,北與寶山工業園區、羅涇鎮相接,鎮域面積44.19平方公里。羅店古鎮原系海洋邊緣沖積平地,地勢平坦,無山脈及丘陵地。但因歷年興修水利後,土方堆積,河岸兩旁就形成高亢地,而湖沼地區則成為低洼地。地勢大體西北高東南略低,海拔高度在吳淞零上2-4米左右。羅店古鎮地處亞熱帶,瀕臨東海,屬季風副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

四季分明。春天和暖,夏天較熱並常有伏旱,但酷熱的日子不多;秋天涼爽,冬天較冷,時有寒潮入侵,但嚴寒的時日不長。春季多西南風;夏季多東南風,夏秋之際常受颱風侵襲;秋季多西北風,冬季西北風強勁。春天多雨水,夏初有梅雨,盛夏多雷陣雨,夏秋之際伴隨颱風有暴雨,初秋多陰雨,冬季降水少。全年平均氣溫15.7ºC。

歷史古蹟

石拱橋是江南水鄉的一張名片,是水鄉所特有的古蹟。 羅店古鎮現存三座石拱古橋:大通橋,但羅店人都把它叫作大石橋;豐德橋,本地人叫為張家界;來龍橋。三橋歷經歲月淪桑,見證了古鎮的前世今生。命運也各不相同,大石橋最幸運,現尚存完好,保留了水鄉的血脈。張家橋則慘遭“抽血”,成為旱橋。來龍橋則魂斷古里,被原地拆除,移到新建的公園裡。

大通橋

大通橋位於羅店鎮亭前街。大通橋又名大石橋,南北走向,跨老練祁河南弄交匯處。橋長18米,高7米,寬4.5米。該橋為半圓環石拱橋,舊有亭子,是上海為數不多的古亭子橋。

大通橋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雍正八年(1731年)重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寶山境內最古老的橋樑。橋西側拱洞兩旁刻有對聯“前程路途通萬里,津梁歲月亘秋”。1992年7月22日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豐德橋

豐德橋位於羅店鎮布長街南端,跨老練祁河,又名張家橋,南北走向。始建年份不詳,現已成為旱橋。該橋原有石欄桿,今已毀。橋長24.4米,寬4.15米,高7米,半圓環石拱橋,孔徑6米,兩坡仍為石階,橋中有凹缺,專供獨輪小車通行。

豐德橋原系一座木橋,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改建為石拱橋。時為羅店鎮最大環形石橋,橋額刻有“豐德橋”三字。該橋系眾多里人捐資修建,故以“豐功偉德”之意取名豐德橋,又因橋的兩堍居民大多姓張,又稱張家橋。

豐德橋東側有石刻對聯,上聯為“善巧非驅”,下聯為“功成是濟”。西側石刻對聯的上聯為“九衢通利”,下聯為“萬福集津”。當時的《豐德橋碑記》說此橋前後共建了六、七年之久並稱其“為往來要衝”、“為一鎮橋樑之冠”。可惜的是,1987年由於該段市河填塞後改為道路,好端端的豐德橋也就成了旱橋。1992年7月22日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來龍橋

來龍橋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舊名為蔣家巷橋,原址為現竹巷街東口和蔣巷街北口處,也是橫跨市河(老練祁河)的一座石拱橋。原本在羅店鎮的來龍橋,已被移址至內的西北角,為寶山區保護建築。橋系花崗石砌造的江南典型單孔石拱橋,秀麗好看。依稀可見橋頂兩側石刻的橋名和橋洞兩側石刻的兩副對聯,西側的一副是“紫氣曉回滄海歸,彩虹晴鎖東江潮”;東側的一副上聯被枝葉遮擋無法辨認,僅能識得下聯是“此去銀濤皆入海”。

寶山寺

寶山寺始建於明正德六年(1511年)系當地士紳唐月軒以私宅捐建而成,初名梵王宮。清乾隆二十七年重修真武閣。道光初(1821年)再修殿堂。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毀於戰爭,僅存真武閣。清光緒五年(1879年)至二十五年(1899年)間太倉南廣寺僧人今涌偕其徒歷時二十年重建山門、朝房、大殿、祖堂、塔院。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改建真武閣為大雄寶殿,新建的玉皇宮供釋迦牟尼像,鑿阿彌陀佛石像,從此變為佛家道場,仍延用“玉皇宮”。“文革”期間被工廠占用作為宿舍。

1988年4月玉皇宮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1989年初,上海靜安寺指派從達法師率眾重建道場,作為靜安寺的下院。法師廣集十方淨資,終使古廟香火得以再續,改名“梵王宮”。1992年7月被列為寶山區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定名為“寶山淨寺”。2005年5月占地二十畝的寶山寺重建工程破土動工,2010年11月告竣。

新的寶山寺採用傳統伽藍縱軸式布局,為晚唐宮殿建築風格。以非洲紅花梨木作為材料,純手工卯榫結構,法度嚴謹,古樸厚重。寺院建築總面積一萬二千餘平米,包括山門、東西側門、四七一米連廊、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觀音殿、藥師殿、伽藍殿、祖堂、佛堂、藏經樓、法堂、方丈室、齋堂、僧寮等一系列宗教建築。規模居滬上佛教寺院之首。

紅十字紀念碑

紅十字紀念碑在寶山羅店中學校園內。民國26年(1937年)8月23日羅店遭空襲,中國空軍飛行員苑金函在與敵空戰中不幸中彈,機毀人傷於羅店近郊。中國紅十字總會上海分會第一救護隊副隊長蘇克已(字理安,江蘇武進人,南洋醫科大學畢業,上海醫師公會會員,曾任大場惠濟醫院外科醫師、中國紅十字會羅店醫院院長)聞訊後,馬上率隊員搶救。日軍追至,蘇克已等將傷員安全藏匿,但自已不幸被俘,慘遭殺害。同殉者有隊員謝惠賢、劉中武、陳秀芳。

羅店抗戰殉難烈士紀念碑初建於1945年8月13日,1946年8月13日落成,原稱“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上海分會第一救護隊抗日殉難烈士紀念碑”。為磚石結構,碑高5.65米,碑頂上有紅十字會會徽,塔體呈上小下大方柱形,上方鑲嵌烈士瓷像,下方鐫刻碑文。1981年6月原碑年久失修,寶山縣民政局在羅店中學西北角立了一個紀念碑。1984年3月在原碑西側15米處,按原樣放大重建紀念碑。1984年3月19日公布為上海市抗日紀念地點。2000年文管會再次撥款修繕並於8月13日舉行竣工儀式,現碑高8.35米。

花神堂

花神堂在羅店鎮趙巷街136號以“花神”命名的古代廳堂。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與該鎮城隍廟諸殿同時建造,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毀於戰火,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代和民國期間,每逢農曆二月十二花神誕辰日,農人商賈要舉行迎神、祭神的活動,求神驅邪避瘟,求神風調雨順。

棉花被羅店人視作“萬花之王”、“萬花之神”,“花神堂”建築便應運而生。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爆發太平天國之亂,接著又有英法聯軍之役,羅店鎮花神堂在戰亂中毀於戰火。過了一、二十年,各行各業漸漸復甦,紛紛建造會所。光緒十三年(1887年)花神堂重建。主祀花神的殿堂居於正間最顯著的地位,是整個建築布局的中心。2005年8至9月羅店鎮政府在花神堂遺址(原羅店標準件廠)“整舊如舊”重現花神堂及小羅浮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在花神堂南側,設“喔松堂”,既可為遊人休憩落腳之地,又使花神堂更加綠影婆娑,潤澤可悅。

羅店耶穌堂

羅店鎮界涇村63號原名“羅店耶穌堂”,1932年由上海靈工團下屬使徒信道會創立。原址在羅店鎮東西巷街131號,1985年遷今址重建。1997年羅店堂由祖籍羅店鎮和平村的加拿大籍華人趙鴻文先生捐資重建,占地面積1906平方米,建築面積1127平方米。1994年1月宗教活動場所登記,更名“羅店堂”。

古鎮民俗

長期以來,羅店古鎮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傳統的民間藝術精彩紛呈,不僅形式多樣,而且有著極其鮮明的地域特色。

羅店龍船

羅店龍船始於明、盛於清,400餘年來長盛不衰,重觀賞、輕競渡,以表演、競技為主,船體小巧玲瓏,全長六至八米,寬二米左右,載重約三噸,平底、昂首、翹尾,能在當地曲折狹小的河道中靈活行駛。龍頭用香樟獨木雕刻,蝦眼、鱷魚嘴、麒麟角、垂長須,整個龍頭可拆裝。艄亭建於尾部,上插九件古兵器。船體的旗架分上、中、下三層,共大小彩旗53面,繡羅傘14頂。燈彩也直接用於龍船之上。門樓是本土真實建築“北極閣”的縮影;舵手、劃手服飾為古式彩衣,“台角”服飾為戲衣。表演時,數船並發,或前後追逐,或左右穿梭,或鏇轉調頭,或交叉迂迴,更能以“打招”變換出千姿百態。羅店龍船源於端陽龍船競渡的民族習俗,但鑒於滬地端陽正處梅雨時令,又值江南夏收夏種農忙時節;且羅店百姓對龍船情有獨鍾,不能滿足於龍船活動僅辦一天,故自明代起,羅店龍船就成為連續數天的民俗文化盛會。羅店龍船——這一傳統節令,年年進行、年復一年,訖今已歷400多個春秋,光緒《羅溪鎮志》稱“檀一邑之勝”。1993年羅店各界人士聯名呼籲恢復“劃龍船”活動並有“造船世家”張氏四兄弟自發聚資建造龍船,此後鎮政府定期舉辦“龍船文化節”。

羅店彩燈

羅店彩燈,藝術源遠流長,開始的形態是流傳於民間的摺紙藝術,是古人祭亡靈扎紙以示悼念,這種手工藝發展到高級形態就演化成了扎彩燈。羅店彩燈在羅店流傳已經有數百年歷史了,有文獻記載,傳承人之間也是口傳心授,沒有文字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