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橋始為南宋時期荊門知軍陸九淵築荊門古城時一併所修,取名西橋。後因山洪和戰亂,逐漸破爛不堪。荊門州牧舒成龍赴荊上任後,經過考察認為,“西橋者,荊門來龍之所也,無西橋是無州治矣”。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於清朝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責成州人寧紹殷負責督造重修此橋。丙寅年(1746年)三月動工,辛未年(1752年)七月峻工投入使用。此橋耗資500金。為單孔青石拱橋。橋長四丈,寬二丈六尺,高二丈余。橋樑建成後,舒成龍取名“來龍橋”。意為此橋不只是具有方便行人往來的功能,還要用它來顯現荊門之潛龍就要從這裡騰空而飛了。同時,還因為州城西成門外是龍泉書院所在地,這裡也是培育科第和仕宦的搖籃,是藏龍臥虎之處。
來龍橋的命名,足以顯示舒成龍豪情壯志,大展宏圖,勵精圖治,振興荊門,讓荊門在荊楚大地崛起騰飛的美好願望。來龍橋建成至今,人來人往,墩實堅固,完好如初,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雄姿和厚重感。
相關詞條
-
龍橋街道
龍橋街道是一個多地名,分別有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城的龍橋街道以及重慶市涪陵區龍橋街道。
福建省莆田市龍橋街道 重慶市龍橋街道 山東省兗州市龍橋街道 -
回龍橋
回龍橋,木構石墩,長80米,寬約4米,造型優美,結構堅實,始建年代不詳,1931年重修。除橋墩石結構外,其他全部用杉木拼接而成,沒有一根鐵釘和其它鐵器,...
簡介 傳說 傳說由來 起源 -
雙龍橋
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是座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它坐落於建水古城城西5里處,橫跨瀘江與塌沖河交匯之水面上,是雲南省著名古蹟之一,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清...
基本介紹 歷史狀況 建築特徵 內部特徵 目前狀況 -
龍橋鄉
龍橋鄉位於仁壽縣東部,建有兩個場鎮(鳳梧場鎮、龍橋場鎮)。屬典型丘陵農業鄉,全鄉幅員面積為56.69平方千米,轄設20個行政村,209個經濟社,總人口2...
自然特徵 交通 下轄村 基礎設施 農業經濟 -
東風橋
上行:黃土崗村—花鄉橋東—花鄉橋—花鄉橋西—怡海花園南門—富豐橋南—看丹橋—正陽橋北—北大地—岔路口—豐臺路口—岳各莊橋北—岳各莊—鄭常莊—五棵松橋南—...
-
龍橋
龍橋教育以“傳授學員終生受用的技能和價值觀”為宗旨,以“為學員提供職業安全, 為企業培養核心員工”為使命,堅持實用教育的理念,為社會培養具備實戰能力的人才。
機構介紹 相關連結 -
龍橋街道[莆田市城廂區下轄街道辦]
龍橋街道是一個多地名,分別有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城的龍橋街道以及重慶市涪陵區龍橋街道。
福建省莆田市龍橋街道 重慶市龍橋街道 山東省兗州市龍橋街道 -
龍橋鄉[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龍橋鄉]
龍橋鄉位於仁壽縣東部,建有兩個場鎮(鳳梧場鎮、龍橋場鎮)。屬典型丘陵農業鄉,全鄉幅員面積為56.69平方千米,轄設20個行政村,209個經濟社,總人口2...
自然特徵 交通 下轄村 基礎設施 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