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青年

縣域青年

“縣域青年”專指那些從小在縣裡成長的孩子。他們常年遊蕩街頭,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子。

名詞解釋

調查顯示,廣東省未成年犯中,閒散未成年人比例達65%。調查顯示,廣東省未成年犯中,閒散未成年人比例達65%。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單光鼐提出了一個概念叫“縣域青年”,“縣域青年”專指那些從小在縣裡長大的孩子,他們多是“80後”或“90後”,常常逃學,學校管不了;家長在外,家長管不到;街道就更管不了。他們常年遊蕩街頭,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子。

主要來源

廣東省未成年犯中閒散未成年人的比例高達65%。根據團廣東省委、廣東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對廣州、深圳、汕頭、佛山等10個市、20多個縣區進行的調查結果,在廣東省的未成年犯中,超過一半是來自外省的未成年人,而在本省未成年犯中,還有相當多的是來自省內欠發達地區的未成年人,外來未成年犯占未成年犯總數的比例還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閒散未成年人是未成年犯主要來源

調查顯示,廣東省未成年犯中,閒散未成年人比例達65%。調查顯示,廣東省未成年犯中,閒散未成年人比例達65%。

“這類閒散未成年犯犯罪前多數已處於家庭、學校、社會監管無力的狀態,他們中的68%有離家出走經歷,有29%的人不與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有56%的在學校期間經常逃學曠課。”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李婉琴表示。

從未成年犯的家庭來看,家長監護不力、暫存孩子現象突出。父母打工在外或因工作太忙,就將孩子“暫存”在外婆、奶奶或親戚家,孩子從小就感受不到父母的愛,給孩子心靈造成了陰影,容易形成“妒忌心理、孤僻性格”,外界的不良誘因因此有了可乘之機“在近幾年的各類青少年犯罪中,暫存孩子犯罪數占到20%—30%的比例,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警察黃偉平說。

這些閒散未成年人,或迫於生存壓力,或經不起金錢和享受的誘惑,最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些孩子在輟學後,有一半以上的人長期處於無事可乾的狀態。

職業狀態

縣域青年大多沒有正當職業
單光鼐稱,縣域青年大多只有國中文化,沒有正當職業。與老一輩忙時會做農活、閒時去外面打工相比,他們不會幹農活,沒有有效的謀生技能。

縣城是他們生活成長的主要範圍。對他們來說,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就在縣裡晃蕩,要么就到外面打工。然而,在單光鼐所接觸的縣域青年當中,很多人抱怨城市裡的高消費讓他們“在外打拚一年,過年回家連1000塊錢都剩不下”。
到第二年,這些青年索性就呆在縣城一直說“等等吧”,不外出打工,而當地經濟還未發展到能給這些青年提供就業的程度。這些年輕人對生活不抱太多希望。

縣域青年的情況在中西部尤其明顯。“我在小縣城、小鄉鎮接觸過很多這樣的青年,他們成群結隊在縣城裡晃蕩很讓人擔心。”單光鼐說,縣域青年給社會治安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很多縣域青年由於沒有正當職業,容易養成打架、鬥毆甚至拉幫結派的壞習慣。很多縣城的老百姓看到這些青年打架都不敢去制止,遠遠地躲起來。

危害社會

縣域青年很容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子,一有“風吹草動”,那就更容易呼嘯成眾,肆意而為。這在以前的廣安、大竹事件中已有顯現,在甕安、孟連、隴南事件中,男青年的暴力行為更為突出。

連南少年李×威,想帶女友私奔外省過好日子,考慮到生活費不夠,遂搶劫一對老夫婦,遇到反抗後,提刀將兩人砍死。

如何整治

改善農村教育現狀是當務之急

單光鼐建議,各地在發展經濟過程中,要給這些年輕人以更多的扶持,為他們提供更多就業的機會,比如小額貸款等。特別是團委、婦聯等基層組織,他們最貼近這些青年,更應該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
單光鼐表示,有一點是可以馬上做的,即改善農村教育現狀。

具體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合理安排中國小的地點。單光鼐在調研中發現,這幾年不少地方搞中國小撤併,很多村小、鎮中學都撤銷了,一些農村學生上國小只能到鎮裡,上中學只能到縣城。“不能就近上學,讓學生上學的難度大增,很多學生因此過早輟學。”
二是調整教育結構,加強職業教育的力量。在農村地區,國中升高中難度較大,而職業教育不完善,一些青少年國中畢業後即進入社會“他們這個年紀尚不成熟,容易學壞,而如果能在技校讀幾年書,學會一技之長,在社會立足就容易得多。”
從長遠看,單光鼐認為應該振興縣域經濟“不要說中西部地區,就連北京的郊縣,企業都不多。國有企業倒閉了,民營企業搞不上去,農村青年在縣城的就業機會太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於建嶸則表示,應培養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感。于建嶸曾在珠三角廣泛調查新生代農民工,有不少人對於建嶸說,自己在城市漂泊,就像孤魂野鬼。“這時,他們即便知道黑幫很壞,也會加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