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我從哪裡來》是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組織編撰的,該書是《德德家家幼兒性教育圖書系列》中的一冊。書中圖片主要針對3-6歲的孩子設計,用圖片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內容。
“媽媽的卵巢製造卵子。卵子的形狀圓圓的,像個荷包蛋。”“爸爸的睪丸製造精子。精子的形狀像蝌蚪,頭尖尖,尾巴長長。”配合這些文字的,是圖畫裡媽媽和爸爸的身體。
2011年4月,一位網友在某論壇上貼出了一套名為《我從哪裡來?》的繪本翻拍圖,圖片從一個穿著紙尿褲的孩子摸著頭,困惑“我是怎樣來的呢?”開始,敘述精子和卵子如何結合,直到寶寶如何出生。
如此“通俗明了”、“實事求是”的圖片,立即引來不少網友的叫好,也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悲慘”遭遇。網友“家裡蹲美帶子”說:“我小時候問我媽媽,我怎么來的,我媽說是垃圾桶里撿來的。我一度傷心了好久!”
爭議
有部分網友認為帖子裡這套圖片的尺度有點大,比如其中對父母性器官看圖說話式的介紹,尤其是兩幅有關性交場面和孩子出生過程的圖片,讓不少父母網友覺得難以接受。
“我擔心講得越多,孩子會問得越深入,到時候不可收拾,更怕他不分場合提到那些畫面和字眼,實在會太尷尬了。”網友“skill1”說上述兩幅圖畫她會刪掉,然後再給寶寶看。此外父母們更大的擔憂則是來自寶寶們的模仿天性,“萬一給他看了這些,到幼稚園里會不會模仿?”
對此,這套圖片的出版者、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的教育組主任李明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做了回應。她表示,這組圖片主要針對3-6歲的孩子設計,用圖片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內容。“關於尺度大的問題,我們建議家長分階段讓孩子學習。”李明英建議,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同時,可以告訴孩子性交是相愛的兩個成年人的私密行為,小孩不應該模仿,“對於孩子的好奇心,要平常心視之。”
網友觀點
“早點接受好,越是藏著越是容易豁邊。”“joyyenNew”的說法代表了大多數網友的觀點,大家普遍認同,對孩子的性教育,宜疏不宜堵。
“太贊了,必須列印下來,留著教育我兒子。”網友“小蜜蜂bb”留言感慨,“國內的兒童讀物選擇確實太少了,來來去去內容千篇一律,不是認字就是識圖,古板沒新意,現在都買外貿書給兒子看了。”
另一位網友“成績絲寒”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覺得這組圖畫很細緻入微地描述了寶寶出生的過程,完全能讓孩子懷著濃厚的興趣盡釋疑惑,“而且這個過程中孩子還能更理解爸爸媽媽的關係,也許就不會做出跟爸爸爭媽媽之類的舉動了。”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家長應該保持主動”。一位自稱從事幼教研究工作的網友“天明”在帖後留言表示,面對孩子提出的關於性的問題,其實往往是父母自己想得過多,才羞於回答或者含糊其詞。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父母正確的做法就是自然真實、簡單明了地告訴孩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