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克秦姓

綽克秦姓,滿語為“Cokcin”。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綽克秦部,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綽克秦[綽克秦、察克欽、綽克沁,讀音作chuò kè qín(ㄔㄨㄛˋ ㄎㄜˋ ㄑㄧㄣˊ),滿語為Cokcin Hala]
一.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綽克秦部,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綽克秦氏,亦稱察克欽氏、綽克沁氏,滿語為Cokcin Hala,簡稱Coki Hala,漢義“壤”即“幾成”之意,多稱“兩成”即“20%”。
綽克秦氏族人世居白爾昆、綽克秦(皆在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額伯爾昆都倫河流域),以地為氏,亦為蒙古察克欽部姓氏。後多冠漢姓為初氏、秦氏、察氏、克氏等。
二.郡望:
阿魯科爾沁旗: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赤峰市東北部,西拉沐淪河北岸,東與扎魯特旗為鄰,南以西拉沐淪河、台河的老河身與翁牛特旗、開魯縣相望,西與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毗鄰,北與西烏珠穆沁旗接壤。清順治年間設旗。科爾沁為明朝蒙古族部落名,意為“帶弓箭的近衛軍”。阿魯,意為“山陰”、“北”,因該部曾駐牧杭愛山之北,故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先後屬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地。隋、唐時期,為契丹遊牧地。遼國時期為上京道烏州。金國時期,為泰州屬北京路。元朝時期為遼王耶律留哥的封地。明朝時期初為潢水兀良哈地泰寧衛領轄,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遊牧於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呼倫貝爾湖一帶的阿魯科爾沁部昆都倫岱青率部遷居,始名阿魯科爾沁,意即北方弓箭手。明嘉靖四十三年至崇禎三年(公元1546~1630年),隸屬於“北元”察哈爾部。於後金天聰四年(公元1630年)歸順後金。後金天聰八年(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分封蒙古諸藩牧地於此地,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後兩旗,崇德元年並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後金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隸屬於昭烏達盟,由熱河都統節制。民國初期隸屬熱河省,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7月,阿魯科爾沁旗淪陷,劃歸偽滿興安西省。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隸屬偽滿興安總省。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寇戰敗投降,8月16日,阿魯科爾沁旗得到解放,結束了日寇十二年殘酷統治。10月,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熱河省。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6月10日,中共阿魯科爾沁旗委員會成立。1949年5月20日,阿魯科爾沁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8月1日,隨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7月1日,劃歸內蒙古自治區。2000年,阿魯科爾沁旗轄6個鎮、10個鄉、11個蘇木。2001年,撤銷呼和格日蘇木、道德蘇木、寶力召蘇木、扎斯台蘇木、道倫百姓鄉、平安地鄉。區劃調整後,全旗轄21個蘇木(鄉鎮)。
三.歷史名人:
綽克秦·圖必倫:(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正藍旗人,世居白爾昆(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著名清朝將領。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綽克秦·圖必倫跟從寧海大將軍固山額真(旗主)伊爾德征伐舟山、湖廣,凱旋而歸,敘功授雲騎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